正文

1993年2月日记(1)

何振梁申奥日记 作者:何振梁


1993年2月1日 星期一 北京

见日本中日新闻社小山勇、村冈久平、伊藤等。小山此行主要是谈3月接力马拉松赛事。谈及2000年奥运会,日本舆论一般认为应该在北京办,但又觉得悉尼很强。

与万嗣铨通电话,告他我认为向评估团的陈述,缺乏总体考虑,该突出哪些优势,哪些又该一笔带过。例如文化,应突出我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因为这是其他申办城市所缺乏的。

冈加1月24日在香港告魏纪中,悉尼通过南非拉姆萨米做非洲委员工作。

冈加认为姆巴伊很正直,支持中国,但他不愿意直接“指示”非洲委员。肯尼亚的穆库拉支持曼彻斯特,但可以通过奈比奥罗或直接做工作争取他第二选择是北京而不是悉尼。马提阿和卢希是一对,争取到马提阿,卢希就过来了。埃松巴可能支持北京。加迪尔可继续工作。

冈加认为本杰隆和泽尔吉尼被悉尼拉过去的可能性不大。

1993年2月2日 星期二 北京

欧洲排联主席、荷兰奥委会执委德布鲁音告魏纪中:欧洲城市绝对没有希望,曼彻斯特只是个中等城市,人们怀疑其能力;米兰的申请莫名其妙,只是一个人跳来跳去,想当尤伯罗斯(注:尤伯罗斯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申办者和组织者。由于该届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第一次不需要政府资助还稍有盈余的奥运会,其出色经营带动了此后的申办奥运热);加上意大利那地方谁敢去?伊斯坦布尔的申请完全是一种政治考虑。柏林问题成堆,我怀疑国际奥委会委员中除了德国委员外,还有谁会投他们的票。

日本松平康隆告魏:作为亚洲人,我们当然应该支持中国,但澳大利亚把自己与东亚划在一起,对亚洲会有影响。澳方有人说,2000年悉尼先办,再过若干年中国更发展了,大家都会拥护由北京办奥运会。

委内瑞拉排协主席里加尔多说,拉美人认为中国穷,如不改变这些看法,拉美委员不会支持北京。

希腊奥委会司库安德里亚斯认为,北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悉尼只是该市的居民支持,但给人以全民支持印象。北京是全民支持,但却给人以官方在动员的感觉。

巴西奥委会副主席努斯曼说,巴西利亚撤出后,北京的希望增大了,对拉美的争夺在北京与悉尼之间。欧洲还没有很深介入。阿维兰热的影响较拉尼亚大。

匈牙利排协副主席霍维说,这几年情况开始变了,有些东欧的体育界人士不愿谈社会主义,也不愿说中国的好话,怕人家认为他们是共产主义者,而失去自己的利益。霍希望北京成功,他说自己已老了,已别无所求了。

魏纪中所提供的情况极为重要,是我们下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作的重要参考。

1993年2月3日 星期三 北京

萨马兰奇1月26日来信,感谢我1月20日给他的信。我在信中指出,国际射击联秘书长施赖伯(德)不宜担任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成员。萨认为我提得对,不能由来自有申办城市的国家的人担任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成员,取代的人选将另告。

屠铭德告,国际奥委会体育及与国家奥委会关系部已来通知,将由国际游泳联合会主席拉法威取代参加评估团。这是件大好事。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1月25日报道,国际奥委会的15名委员16日抵悉尼。他们将参加澳国庆节(1月26日)。高斯帕17日发表谈话说:悉尼和北京同处领先地位,悉尼“必须避免犯错误,见机行事”。“最严重的危机是自满”。另一个可能的危险是随着局势的严峻和悉尼领导层的疲劳,申办班子内部产生意见不和。高还说,企图利用别的申办城市的弱点同样是个致命的危险,悉尼必须倚仗自身的实力。

高斯帕说,北京没举办过奥运会,是个大国和正在崛起的体育强国。毫无疑问,北京能成功举办奥运会。这是北京的诱人之处。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已经确立自己地位的国际大国。任何一国的人权状况不应成为是否给这个国家举办权的问题。给予举办权的决定要按是否有利于体育运动而作出。

高斯帕认为,鉴于竞争的难以预测性及复杂性,第三个申办者伊斯坦布尔可能脱颖而出。“它可能会是一个妥协的办法,因为它在欧洲。如果国际奥委会委员在悉尼和北京之间作不出选择的话,伊斯坦布尔倒会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