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10时半,萨马兰奇来电话,希望在北京举行《萨马兰奇与奥林匹克》一书(中文版)首发式时原著作者英国记者米勒能出席。当时米勒正好在他那里。我与米勒通了话,希他和萨马兰奇同时出席首发仪式。米勒答允与萨马兰奇协调后告我。
1993年4月14日 星期三 北京
驻巴塞罗那总领馆告,3月17日瑞典总领事说,瑞典政府希望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成功,而不希望柏林取胜,因为如果柏林取胜,瑞典想申办2004年奥运会就会受到冲击。
3月10日,匈牙利各报刊登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成员阿扬的访华观感。匈《新闻报》报道阿扬的话说:现在中国首都的交通条件、环境状况、体育设施的总体情况和质量均未达到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他怀疑说“举行这么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对其全国人民来说实际上是否值得”?他还说:“悉尼各方面条件都很好。……这种印象对中国也是不利的。”
3月20日,《南德意志报》说,北京接待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是一次完美无缺的表演,但是对……塔尔伯格(芬兰委员)来说,这只能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1993年4月15日 星期四 北京
3月20日,《南德意志报》记者发自亚特兰大(当时国际奥委会正在该地举行执委会议)的报道说:“在旅馆外,十几名流亡的中国人(包括西藏人)在举行反对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游行。”“柏林可以松口气了,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反对者也开始出声了。”“柏林代表团对反北京的游行感到心情舒畅。”“其他申办城市也在幸灾乐祸地旁观这场闹剧。”
吉拉迪在3月的亚特兰大会议时指出,北京必须在争办2000年奥运会中取胜,否则就要等到2012年才有机会。吉分析,萨马兰奇可能会劝柏林退出这次申办。
3月下旬曾来访的挪威波尔森对国际滑冰联的一位技术官员说:“以前他们(指北京)的希望只有15%,这次我认为他们有50%的希望。”他在世界短道速滑赛闭幕式宴会上祝酒时说:“北京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他们的工作十分努力,让我们现在为北京2000年干杯,祝他们交好运。”
国际奥委会又转来一些抗议信,反对在北京办奥运会,全部来自美国,其中有多份是一模一样的打印通稿,仅签名者各异。据国际奥委会告,他们收到了70封此类信,信中集中攻击我所谓“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
晚,宴请今日上午抵京的匈牙利委员施米特及其幼女。施米特席上谈了当年索菲亚争办1992年冬季奥运会时落选事。保委员错误地责怪他未投索菲亚的票。其实他投了,但他解释也没有用,因为是秘密投票,他无法证明自己。另一次是在雅典申办时,尽管他当时投了雅典的票,并且给名誉委员、希腊前国王康士坦丁看过票,但雅典落选后,希腊两名委员过来指责他未投雅典的票。施米特要他们去问康士坦丁,他们才不得不向施米特道歉。席间施米特两次表示中国将举办2000年奥运会,说1995年在布达佩斯举行国际奥委会全会时,北京将在会上第一次作奥运会的筹备报告。我提出希望他帮助时,他表示同意。他同我谈过去索菲亚和雅典对他的误会,看来是有意的。
饭后去饭店看望明日返国的维拉西埃托一行。维拉西埃托对此行受到的款待及我们的热情感触颇深。他对严建昌说,如何先生决定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他愿为之效力。
1993年4月16日 星期五 北京
9时,去外交部向即将赴任的驻日徐敦信大使和唐家璇副部长介绍奥运会申办形势及日本方面的态度,希徐大使进一步工作,确保日本两委员投票支持北京。
下午出席团中央和学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支持申办2000年奥运会系列活动开幕式。北京奥申委领导、绍祖及团中央领导人等出席。会上除团中央书记刘奇葆及伍绍祖讲话外,团中央和学联向奥申委送青少年签字支持申办的巨大横幅。仪式后进行了文体表演。
晚,柯达公司副总裁帕勒斯默一行设宴招待奥申委。我和丽娟及万嗣铨等出席。他们表示希望北京申办成功。但由于他们同各个申办城市所在国都有业务联系,不便公开支持北京,只能以间接方式表示,例如派副总裁等去上海出席东亚运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