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93年6月日记(1)

何振梁申奥日记 作者:何振梁


1993年6月1日 星期二 北京

摩纳哥王储、国际奥委会委员阿尔贝王子及随从二人中午抵京。我和百发去机场迎接。去宾馆途中,从与他的交谈中,阿尔贝王子对北京及申办情况似相当了解,如主动谈及引天然气进京事。

下午,陪乌干达委员年圭索参观游泳馆(世界杯跳水比赛正在进行)以及奥体中心、体育博物馆。

然后参加给阿尔贝王子介绍申办的会议。

晚,宴请阿尔贝王子一行。席间与他同来的安东?卡其(美国人、原籍南非)告,他在美国一家大银行工作,其老板不久前在北京举办桥牌邀请赛,很成功。他的老板对中国的发展大为赞赏,并认为2000年奥运会应在北京办。为此老板派他去见萨马兰奇,表示支持在京办2000年奥运会。我希卡其把此意告阿尔贝王子。卡其表示他正在为此进行工作。卡其是阿尔贝王子在美国上大学时的同学。卡所在的银行是美国大银行之一,现已决定在上海设办事处。

1993年6月2日 星期三 北京

朱基副总理5月24日访问墨西哥时出席了拉尼亚的午宴。拉尼亚表示100%支持中国申办奥运会。如能在中国举办,一是体现了新的奥运精神,二是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三是可以由他本人主持奥运盛会。不知拉尼亚所说的第三点是否意味着他将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

法国委员赫尔佐格5月24日约见蔡方柏大使。赫尔佐格表示他曾在戴高乐政府中任部长,当时就积极主张与中国建交,也曾大力推动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基拉宁接纳中国进入国际奥委会。他个人愿为改善两国关系出力。他将全力促成北京申办奥运。驻法使馆认为,赫尔佐格可能是在按法政府意图行事的。

5月24日,驻匈牙利陈大使宴请委员施米特夫妇。施米特告大使,日前他见了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告施米特,萨每次访华,都发现中国有很大变化。在上海参观东亚运动会,中国人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组织能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北京人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捧出了整个心灵,真诚动人。如果举办权不给北京,太可惜了。萨马兰奇说,他本人乐意看到北京获举办权。施米特告诉萨马兰奇,2000年奥运会应给北京。如在悉尼办,不能对奥运会及奥林匹克精神产生特殊意义,如在中国办,将是奥运史上有革命意义的一个创举。

据美国一院外活动家私下告,美国会中一些敌视中国的议员拟在近期提出议案,要求国际奥委会拒绝在北京办2000年奥运会。议案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释放政治犯,实现信仰和言论自由,尊重西藏人权和文化,实行人道主义计划生育政策。议案要求国际奥委会在中国上述人权状况无实质改善前,应拒绝北京的申请。这些议员认为要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附加条件不好把握,且会影响美国本身利益,不利于美国自己的政治声誉。因此他们认为,中国政府现在渴望举办2000年奥运会,这为美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提供了绝好机会。该院外人士认为,虽然议案不能左右美国奥委会的决定,但议员的压力肯定会对美奥委会产生很大影响,迫使美国委员在国际奥委会中采取不利于中国的行动。

日本友人反映,日体育界许多人士希望中国申办成功。自民党福田派希望北京获举办权,并愿帮助中国疏通一些关系。但他认为北京也存在问题:1. 对争办不到缺乏足够思想准备,有些许诺也过分。2. 中国志在必得树敌过多。英已通知英联邦国家不投北京而投悉尼的票。3. 中国的申办决心使有投票权的委员增加要价,中国将付出更大代价。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中一些反对北京的人把北京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风沙气候作为理由,并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了图片、录像资料。中国能否申办成功,将取决于对这三大难题的解决。该友人建议:1. 作好万一不成功的思想准备,宣传有所降温,并改变国际上有些人认为中国把申办作为政治运动搞的看法。2. 英态度可能与香港问题有关,希中国政府采适当措施,争取英联邦国家选票。3. 在申办宣传上应由民间团体、群众组织打头阵,可借助人大、政协的影响;多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出面,政府官员则多抓实事,少说多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