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1年4月日记(2)

何振梁申奥日记 作者:何振梁


黄还说,关于主席选举问题,萨马兰奇说,罗格与金云龙旗鼓相当,萨保持中立。

2001年4月10日 星期二 北京

下午4时半,金云龙来电话,主要谈主席选举问题,对舆论界说他是强有力的竞争者颇为高兴。金还说,萨马兰奇已改变原先偏向罗格的状况而守中立。

金还说到《纽约时报》问他中美撞机事件(注:4月1日,一架中国的F8战斗机与一架美国海军EP—3E侦察机在南中国海上空相撞。中国飞行员坠海。美国海军飞机在海南岛降落,24个人员被扣,11天后被释放返美)对北京申办有何影响,他拟回答说,这是中美两国的事,与申办和国际奥委会无关。

2001年4月11日 星期三 北京

8时,美国委员海博尔来电话说,复活节将到,这是美国人的第二个最重要的节日,希望中美撞机事件早日解决,使美机上人员得以在复活节前返家。我告海博尔,撞机事件责任在美方,我理解美国人民关心其机上人员,但我们更关心的是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中国飞行员。此事中美双方正在磋商最后的文告,希望尽快解决,但中国人民对布什最初的蛮横态度十分不满。我允把海博尔的意见告中国奥委会,相信他们会向有关部门转达他的意见,也希海博尔转告美当局我们的想法。海博尔说他打电话是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及体育人士想同中国同事谈谈。

11时,在机关听袁伟民传达中央文件,说明中美撞机事件处理经过,在美方书面致歉后,将先行释放美机上人员,其他问题继续交涉。

晚,吴经国电话告,他今日在台北体育学院报告申办形势,并由学生做了模拟投票,最后北京以高票获胜,其次是大阪,再次是巴黎、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吴在会上也再次明确表示支持北京。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美驻华大使致函唐家璇,对飞行员王伟及其家属深表歉意,对美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深表歉意。据此,美机上人员可在履行必要手续后离境。

撞机事件前4天,美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批准了民主党议员兰托斯的反华提案。4月10日,中国大使杨洁篪称美国该决议是“粗暴干涉国际奥委会内部事务及其传统的权利”。许多委员已认为美国人是傲慢和高压的。庞德说:“任何想要影响国际奥委会决定的政府都会碰壁。美国应该小心,特别是自己还在打算申办2012年奥运会(当时美国有8个城市想申办奥运会)。”奥林匹克历史学者麦卡隆说:“如果这个决议走得更远,将被看做是出于利己目的和幼稚。许多委员认为美国政客对奥运会很不了解而对他们的群众生活很不在乎。”

2001年4月12日 星期四 北京

海博尔来传真,感谢昨日的电话交谈,希望今后两国奥委会和委员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于再清来谈,他主张做法国委员工作,可与之建立相互支持的同盟。我意目前不是做法国委员工作的时候,因为巴黎自以为可以击败北京。在此情况下很难谈,如果我们说,巴黎如先淘汰,希望他们支持北京,他们不会乐意。如果我们说,北京如先出局,将支持巴黎,对方也不会相信,因为我们一直用来说服别人的论据或原则是说一个洲不应连续两届办奥运会。我建议此事等一等看情况发展后再说。于同意我的分析。

与奥申委研究室孙大光谈形势分析。我说目前已不是泛泛谈的时候了。应研究的是为了取得胜利,有哪些问题要解决;大的舆论环境有何问题,委员思想中有何问题,如何解决;奥申委内部的机构、机制又该如何改进。

黄思绵来电话告,萨马兰奇不久前经新加坡去印度、尼泊尔,在新加坡停留时间较短。我主动告黄海博尔来电话及信事。黄告,萨马兰奇告他,萨马兰奇曾致函布什,表示国际奥委会愿在中美之间斡旋。布什复信婉谢。我对黄说,萨马兰奇其实何必这样做呢?

王伟告,刘淇告诉他,屠铭德报告,昨日维尔布鲁根与屠通话,说他受到强大压力要求在评估报告中提及人权问题,评估团中只一两人反对,其他人都支持此意见。维尔布鲁根曾试图说服他们,但未果。鉴此,维尔布鲁根想在评估报告的序言部分(不是各城市情况部分)写一句话说,人权问题曾被讨论。维尔布鲁根估计评委中已有人把内部讨论情况告北京,故打电话给屠,以免屠误解他的想法。维尔布鲁根希望屠只向小范围的人报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