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决心当好守门员(3)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作者:刘备耕


四、拆毁城墙、碉堡,以防阎军复得利用。

五、没收汉奸财物,放粮济贫,解决特困群众生活问题。”

刘伯承在抗日战争初期立下一个制度叫做“每战必有总结”,而且他亲自总结,以此教育并提高各级指挥员。

今天通过参加攻打襄垣的干部所做的口头汇报,感到长征老干部讲述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大为增强,而抗战时期的干部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所提的意见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这两批干部的成长,前者的知识化,后者的实际化,都是干部队伍的可喜的进步。

“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良性循环还得永远坚持下去。

他综合了大家所提供的第一手作战情况,对于本次战役的指导思想更为充实,更加切实。

今天对到会干部只讲透一个至为重要的关于战略方针转变问题,要求干部能掌握以运动战为主,以游击战为辅的战略方针,要把过去同军区部队合并的正规军重新组织起来而且扩大起来,以适应新情况和新的战略方针。

不占领城市,革命是不会胜利的,我军必须要学会打城市攻坚战。

至于具体的战术问题,最近一两天里就会下达的,今天的思想准备是为落实新战术铺垫出一条路子。

“胆大包天,心细似发,守口如瓶”是刘伯承所倡导而又是自己身体力行的作风。

9月4日,他来到太行纵队三支队的驻地,仔细地了解攻打襄垣的主要关节,从同指战员亲切交谈中,刘伯承认为“干部必须亲自侦察”这是致胜的前提和基础。

“襄垣战斗因侦察敌人部署、地形、工事不够充分,而战斗器材如梯子准备太少、太短而且太笨,尤其隐蔽性太差,失去突然性,用兵拥挤,不适于迂回敌人侧背,故招致过分的伤亡。”

他概括的经验教训切实准确,对部队提高战术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天,关于本战役的战术指示里就写上了这一段。

刘伯承的战斗动员,向来是最受部队欢迎的,同时,动员能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又是部队盼望首长亲临指导的原因。

第十四团,抗战初期建立的老团,一共才800余人,力量显得单薄。

刘伯承立刻表示:要把骨干强、兵员足的警卫连留给十四团,该团新一连作为警卫连。

“你们每个连这几天一定会补充新兵,保证每连补足100多人。

他们都是太行民兵的骨干啊!”十四团丁维昆团长、李镜如政委高兴得喜笑颜开,刘伯承的话振奋了每一个指战员的心窝。

“五行(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刘伯承的作战命令和指示,都把任务、敌情、我情、地点和时间五个因素作了周密的部署。

刘邓首长“决心以太行、太岳、冀南部队组织上党战役,彻底消灭盘踞在上党地区的阎军,第一步计划先夺取屯留,吸引长治阎军来援,争取在长(治)屯(留)路上作运动战而消灭之。”

不到80个字,就把毛泽东、中央军委“寸土必争,针锋相对”的任务具体化了。

针对阎军长于防御,因此必须进行连续的城市攻击战斗(包括村落战)才能消灭之。

这同过去消耗重于消灭,拖打兼施,拖垮敌人的游击战不一样。

善于消化实战经验为战术指示是刘伯承几十年来所遵守的原则。

在9月5日的《指示》里,他回答了如何进行登城战斗:“第一梯队应选择几个不同地点,特别是其薄弱部,同时登城,以分散敌人的火力,担任钳制任务的部队,遇到有良好的机会时,应不失时机由助攻转为主攻,如此次第三十团的例子。

登城的部队可区分为攻击组(携定量的手榴弹、刺刀、砍刀),梯子组(架设梯子),破坏组(破坏敌人铁丝网、拒马、尤其是地雷)及手榴弹组(担任登城之直接掩护)协同动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