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正在进行的时候,我地下工作者王定南来到山西黎城刘邓前线指挥部,汇报国民党阵营内高树勋将军要和我军建立友好关系的意愿,并交出高致彭德怀的亲笔信。
“德怀同志在延安,由我给高复信好了。”
刘伯承的回答非常干脆。
他在信里,表示了热烈欢迎高要求与我军友好的愿望。
抗日战争初期,在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时,他与高曾有过友好的接触,特别是高处决石友三的行动,得到刘伯承的高度赞赏,高树勋是一位爱国将领。
邓小平说高的部队已经到了新乡,要王定南赶快返回高部进行争取工作。
高树勋坚决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虽然有利于我粉碎并歼灭侵犯邯郸的顽敌,但是关键还在于必须在战场上给敌人以严惩。
武力较量是首要的。
10月17日毛泽东在给晋冀鲁豫中央局诸同志的电报中指出:“你们须准备以一个半月以上的时间,在连续多次的战斗中,争取歼灭顽军的一半左右或较多的力量,方能解决问题。
望利用上党战役的经验,动员太行、冀鲁豫两区的力量,由刘伯承、邓小平亲临指挥,精密组织各个战斗,取得第二个上党战役的胜利。”
也就在同一天,刘伯承司令员发出《平汉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他指出:“四十军、三十军等西北军为典型的反动派军队。”
他们“善于阵地战,特别注意工事构筑,长于固守,射击亦较准确。
惟缺乏机动、反攻击精神,不善于运动战。”
敌军“部队装备笨重,不善于远离之长足追击。”
“对后方顾虑多,怕对方抄后方,并不善于夜间作战。”
“他们机枪与炮兵较多,而步枪较少,不善于白刃格斗。”
……阎锡山部队同西北军有各自的特点,应该一个钥匙开一把锁。
刘伯承拟订的指示中阐明成功的要诀在于“要有重点地部署兵力,集中优势兵力,突击其一点、两点,努力冲破、截断其阵线,打乱其组织序列,击灭其指挥中枢,割碎其防御配备,以求各个消灭之(不要啃大核桃)。”
同时,又对如何实现本战役基本原则的主要方面都作了切实可行的指示,比如野战、村落战斗、夜间战斗、指挥协同动作、对于特种兵的战斗以及纪律问题等。
这一指示体现了战役目标与战术保证相结合,战术要求与实际运用相联系,成了全军一致遵守的纲要。
李达参谋长是刘邓的得力助手,他对西北军的历史与现状都了若指掌,这一份文件,也吸收了李达的智慧。
10月20日,前方指挥部随刘邓离开涉县赤岸,两天后到达了峰峰煤矿。
刘邓在这里施行对战役的指挥。
我方集中了第一、二、三纵队及太行、冀南、冀鲁豫三个军区的主力一共6万人,及冀鲁豫区的10万民兵、民工参战。
国民党第三十军、第四十军、新八军等部总兵力约6万人,从新乡出发,乘我大军还没有开抵指定地点时,于20日渡漳河北犯。
我第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于平汉铁路以东节节阻击,连续苦战,迟滞了3倍于我之敌达6天5夜,坚持到各部队进入战场,对敌形成三面包围。
敌军被包围在邯郸以南、马头镇以东、商城镇以西一狭长地区,他们钻进了刘伯承所设计的口袋阵。
10月26日,刘伯承在对3个纵队首长的指示里指出:在敌精力尚未大耗散,我后续部力量尚未到达之前,我暂不与敌决战,拟将其围困于滏阳河套沙漠地带,以局部消灭手段最后消灭其主力。
这个战术,刘伯承叫做:猫捉老鼠,盘软了再吃。
28日黄昏,我后续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各项准备就绪。
刘邓命令对被围的敌军发起总攻:以第一、二纵队加上三个军区部队为北集团作为总攻的突击队,狠打敌四十军,并着重割歼其已遭我打击、突出在北端的第一六师;具体分工是,第一纵队从东南、第二纵队从西北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