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以后,早在重庆谈判还在进行的时候,国共双方就已经在东北地区形成了剑拔弩张之势。若是谈判不成,东北一战将成为两党争夺政权的决定性战役。这块兵家重地在经历了日军的铁蹄之后,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战火。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内战。
《晋察冀画报》有了一点规模之后,齐观山、罗光达、张进学等人被派到冀热辽军区去建立画报社的分社,即《冀热辽画报》,这便是《东北画报》的前身。冀热辽画报社的全体摄影记者和部队一起行军,转战东北战场进行采访。1945年9月,冀热辽画报社随军来到沈阳,同年11月,画报社被正式命名为东北画报社,20岁的齐观山成为《东北画报》的首席记者。
当时东北画报社的社长是朱丹,还有著名画家张仃、古元和著名摄影家郑景康、陈正青等,可谓藏龙卧虎。之后的两三年里,画报社从东北吸收了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年龄都和齐观山差不多。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女学生叫孙桂琴,后来成了齐观山的妻子。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贫苦人民从日寇的残暴统治下解放出来。挣脱了被奴役命运的人们,脸上还留有深重的苦难,一时难以从常年的压迫下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这一年,随部队到东北工作的齐观山在辽宁本溪做过采访,亲眼目睹了本溪的矿工们走出地下矿井的场景。
本溪煤资源非常丰富,日军占领这里之后进行超量的开采,推行要矿不要人的“人肉开采”政策,疯狂掠夺煤炭资源,以补充侵略战争的需要。他们将大批中国矿工驱逐到井下,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高强度作业。矿工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上疾病肆虐,很多人都失去了生命。那一个个臭名昭著的“万人坑”中,不知埋葬了多少中国矿工的尸骨。
日寇的残暴让许多受奴役的人渐渐麻木。齐观山在矿区进行采访时,心情异常沉重。在这之前,他从各种渠道听说过矿工的一些情况,亲眼见到之后,他受到了强烈震撼。
齐观山听一些矿工说,在这里,想活下去非常不容易,他们这些等到抗战胜利的人是幸运的。1942年,本溪煤矿发生了罕见的大矿难,日寇根本不顾矿工们的安危,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还逼迫他们下井作业。发生瓦斯爆炸后,日寇为了保护井下设备和矿产资源,停止向井下送风,导致1500多人一氧化碳中毒。这是世界矿难史上最大的一次事故,是日寇一手制造出来的。
齐观山又问了一些矿工们的生活情况,得知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生了病只能自生自灭,有的人甚至还没有咽气就被扔进了万人坑。有些人曾试图逃跑,但被抓住就被活活扔进炼人炉里烧死。
听到这些后,齐观山沉默了良久。最后,他希望给矿工们照一张像,大家同意了。为了照相上报纸,矿工们都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就是这些最好的装束,仍让齐观山觉得目不忍睹:衣服已经被磨烂了,棉絮全都露在外面。而在过去的日子里,矿工们能有衣蔽体就已经很满足了,很多矿工连衣服都没有,只能披着麻袋片下井。
矿工们站在阳光下,脸上的表情依然沉重,没有一丝笑意。齐观山沉重地按下了快门。
令人欣慰的是,在几年之后,本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了,本溪矿工终于享受到了阳光般和平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