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人生路上多磨难他起步就逢逆境(4)

徐向前的非常之路 作者:张麟


学校是新的,课程也是新的。

开学这一年,正碰巧赶上五四运动,从北京大学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像烈火在全国各地蔓延。

徐向前从图书馆的报纸、杂志上,看到了俄国的十月革命,看到了列宁(当时翻译是“里宁”)的名字。

看到了全国各地学生、工人罢课罢工的消息。

他感到这个世道变了。

革命是怎么回事,反帝、反封建又是怎么回事,他还不懂。

读书、看报,学校课本上没有的事,他从杂志上看到了;老师没讲过的事,他从同学中听说了。

兴许是因为从小受苦多,他从心里向往俄国那样的革命,敬仰那个“里宁”。

“俄国有多远?”

一天徐向前问一个同学。

“远呢!”

“劳农政府是什么?”

“……”

那同学说不清。

答案自己寻求。

徐向前在课外和晚上,常跑到图书馆,从书报里,找他想知道的事。

学校课程里并没有“无产阶级革命”的课,他从书报中,从一些同学谈话中,渐渐知道了。

第二年春天过后,五四运动一周年纪念,学生们开纪念会,上街演讲、贴标语。

徐向前作为学生,热情地参加了活动。

督办阎锡山,害怕学生闹事,在督军署门前,设下三层士兵,第一层皮带队,每个兵手提皮带;第二层是矛子队,每个兵手拿长矛;第三层是手枪队,每个兵握着手枪。

徐向前从人们议论中知道了,阎锡山只准学生按他的规矩行事,不准闹事越轨。

“开学不久,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由阎锡山控制的这所军事学校,也沸腾起来了。

许多学生走出校门,上街游行示威,宣传演讲。”

“我从报刊上的反动文章中看到‘苏维埃’、‘劳农政府’这些词,感到很新鲜。

‘列宁’的音译当时叫‘里宁’,我仅知道他是苏联十月革命的领导人。”

“这所学校以后办了很多期。

与阎锡山的愿望相反,它成了山西学生运动的中心,薄一波、王世英、程子华等同志曾先后在这所学校里学习,从事过革命活动。”

在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徐向前开始对政治、军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学习期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当了教员。

这所学校,校友多为本地人。

徐向前是个“外来户”,校方好像不是那么欢迎他。

一位正牌的师范学校毕业生,校方却分配他去教一年级。

徐向前面对着30多个娃娃,想到他爸爸常说的话,“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

“我开始体会到,当一个小学老师确实不容易。

那些小孩子来自各家各户,男生女生不同,年龄大小不一,智力不齐,性格各种各样,把他们带好、教好有许多困难。

孩子们像田间的禾苗又是有生命力的,他们在风雨中成长。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培育,付出艰辛的劳动。

在他们当中,说不定有未来的国家栋梁。”

这些话,发自一位教书人的心坎。

他每天天不明起床。

总想把课教好,把那30多个孩子带好。

有的学生不来上课,他跑到学生家里去查问明白;有的学生在课堂里发了病,他抱起病学生送回家。

本地的老师一下课就回家,徐向前住在学校里,还得自己烧火做饭菜。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学校放寒假了。

徐向前满心欢喜,回到了五台县老家。

他头一次用自己挣的钱,办了年货。

一家人高高兴兴,过了个新年。

哪想,正月十五刚过第三天,邮差送上门来一封信,徐向前拆开一看,不禁呆了:是太原第四小学校长署名的“辞退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