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血战河西走廊兵败祁连山(1)

徐向前的非常之路 作者:张麟


祁连山下的恶战

古老的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从细细的小溪,汇聚成滚滚巨流。

它把西北的黄土高原一劈两半;它横贯中国大地的九个省。

它是中国人的骄傲,百姓心目中的母亲。

千百年来,多少故事都与黄河的名字相连。

多少英雄人物的美名流芳在黄河两岸。

黄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而又坎坷的历史。

徐向前从小生长在五台山下,滹沱河边,那条河虽与黄河不直接相通,但黄河距离他家乡不远。

他自从走进革命的队伍以后,就远离了黄河。

在长江两岸征战,以大山为家。

大别山、大巴山、大雪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叙说不完的他的故事。

红军长征结束后,他率领的两万多红军战士,却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篇悲壮的战歌。

1936年11月24日至28日,徐向前指挥两万一千八百名红军,从甘肃省的靖远县境,渡过了黄河,史称“西路军”。

参加过黄河的红军有:红四方面军的三十军、九军和中央红军的第五军。

徐向前和以往任何一次作战一样,日夜不息,从选定渡口到组织船只、突击队,都是“事必躬亲”。

时逢寒冬降临,红军又刚刚从雪山草地走出来,衣食奇缺,人疲马乏。

许多战士身着单衣,脚穿草鞋。

由于徐向前总指挥的精心策划、红军指战员同心协力,被视为天险的黄河被征服了。

红军战士们一过黄河,满目的风沙,荒凉的戈壁滩,找不到饮水,大家都倒抽了一口气!

许多人顿时联想到不久前走过来的雪山、草地,情不自禁地想:“又是一个死亡地带!”

作为总指挥的徐向前,想的是如何战胜敌人,穿过这个“死亡地带”,胜利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交付的使命。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次渡河西进,不是顺流而下,却是逆水行舟。

河西的敌军疯狂又剽悍。

据守在甘肃、宁夏、青海的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等“马家军”,长期受到宗教迷信和狭隘的民族观念的影响,有一种盲目的反对共产党、反对汉人和反对红军的思想情绪。

他们的骑兵,适应沙漠作战,战术灵活,补给足,地形熟悉,运动神速,善于两翼包抄突袭,善于打野战,善于在戈壁滩里驰骋。

红军三个军西渡黄河,搅动了马家的“祖业”和“土皇帝”的宝座,在蒋介石的策动与支援下,“马家军”集中全部的骑兵,准备与红军展开决战。

初冬的黎明时分,倘若在大别山区,天气是十分清爽的;在河西地区,已是寒气逼人,风沙扑面。

徐向前忘却了寒冷,只是筹措着即将展开的大战。

眼前这片荒凉的古战场,自秦汉以来,两朝军队在这里多次打败匈奴的入侵。

这里又是古丝绸之路,往西行,经古浪、武威,沿祁连山脉出玉门关、嘉峪关,绕道敦煌到达新疆。

祁连山绵延几百里,白雪覆盖,地图上几乎看不到村庄。

红军要在这里生存,要从这里杀出一条接通苏联的道路,真像唐僧去西天取经一样的难哩。

红军渡河后,和“马家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杀。

红军作战的第一个目标,是控制一条山、五佛寺等枢纽地段,打开北进宁夏的大门和通道。

第二个目标是向宁南进击,乘胜夺取中卫和定远营,并策应红一方面军北渡,共同夺取宁夏。

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决定,以三十军为前卫,猛打猛进,抢占一条山、五佛寺地区,控制五佛寺渡口;以九军攻占锁罕堡、打拉牌等地,屏障三十军,遏阻西南方面的援敌;以五军殿后,驻三角城休整和看守船只,警戒兰州方向的来援之敌;总指挥部、总直机关和医院、妇女团等居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