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自我感觉很不好,有时竟出现咯血,呼吸也不顺畅。
他没有向中央所有领导人说这些,只有刘少奇问到他能不能支持几个月时,他怕影响攻打太原的战役,才向刘少奇敞开心扉说了一句:“我真想卧床不起,休息几个月啊!”
刘少奇沉默不语好一会,才又说:“你的身体情况,中央很清楚。
现在实在抽不出人去顶替你。
开完会后,你先回石家庄住院,休息一下,争取把太原打下来,再好好养病。”
刘少奇一边说,一边用充满期望的目光,看着一张愈显清瘦的脸庞。
徐向前本来还想说什么,戛然停住了。
徐向前理解地说:“我治疗一段时间就回前线。”
这次中央会议,在正式开会前先举行预备会。
来自华北、华东、中原、西北的党政军负责人先后汇报情况。
7日,徐向前发言,汇报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的战况。
当他说到参加晋中战役作战的部队只有55950人时,毛泽东兴奋地、微笑着打断他的汇报:“唉呀!
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10万,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8个整旅。
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
“我们完全是按照主席的命令,主席的思想作战。”
徐向前回答。
“再有就是指战员的英勇奋战。”
在场的将领们,都把目光投向徐向前。
许多人都敬佩这位名扬大别山、大巴山、抗日战场的老将军,但是真正知道他病情的人却不多。
解放战争以来,各个战场的名将,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业绩,徐向前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他的回答既是对毛泽东的赞许,也是内心的话。
中国没有毛泽东,没有毛泽东思想,革命战争不会进展如此之快。
西柏坡中央会议之后,徐向前又拖着病体,回到太原前线。
阎锡山仗着重新编凑成的约10万部队,死守着太原孤城。
他坐飞机到南京后,每天电报往来,指挥亲信梁化之要“与阵地共存亡”。
徐向前的决心定了,不打下太原,不结束那位阎锡山老乡的土皇帝历史,他誓不下战场。
他的病尽管没有好转,仍每天躺在一把木头做的躺椅里,地图铺在胸口上,指挥着最后的决战。
他长时间发烧,牙齿发炎,嘴肿胀着,吃不下饭,每天只能吃点用米汤泡的烤过的馒头片。
他不让人把他的病情上报、下达。
在太原城下,他面对着阎锡山“百里防线”、“四大要塞”和5000多座各式碉堡,指挥部队日夜奋战。
中央军委、总部深知他的病情严重,在向太原发起总攻击之前,派彭德怀来到太原前线指挥部,最后参与指挥,攻破了阎锡山经营38年的太原古城。
阎锡山最后的13万人全部覆灭。
“打跑了阎锡山,徐向前回来了!
五台人打败了五台人呢!”
“徐向前好威武啊,骑的是高头大马呀!”
“徐向前坐的是阎锡山的小汽车呀!”
“……”
太原城内外的老百姓,用种种语言,传说着徐向前打太原的故事,传说着徐向前进城的消息。
也有人说风凉话:“打跑了阎锡山,回来个徐向前,还是五台人沾光哟!”
更多的人都想看看徐向前。
没有见过他的人们,猜测着徐向前的模样。
人们哪里知道,在解放山西、攻打太原的日日夜夜里,徐向前带病指挥作战!
哪里知道,他既不能骑马,又没坐汽车,也不像当年阎锡山那么威武;他躺在一个木头做的普通的担架里,下边铺的是干草,上边盖的是一床褪了色的军棉被。
他是一个病员,和普遍的伤病员不同的是,他担架上有军用地图。
担架停下来的时候,身边有电话机,有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