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最后的磨难卷入历史漩涡(4)

徐向前的非常之路 作者:张麟


这群人,徐向前有些认识,有的头一次听说大名。

秘书倒比首长知道多,解释着哪些人是干什么的,哪些人的经历。

有几位说不出来,又打电话询问总政干部部,好一番用心,徐向前这位即将上任的“组长”,才搞清他手下的那些将是什么人。

此时,他关心的,不是这个新机构的成员,是全军的战备,是如何保护大批干部。

思虑许久,他口述了三条意见:第一、新的“全军文革小组”未组成前,是否请中央文革出面,先与各派群众代表座谈,交代一下政策;第二、要讲革命性、科学性,纪律性。

军队搞“文化大革命”,不要党的领导不行。

尤其是海、空军,担负保卫海空防的任务,要随时准备战斗,指挥失灵了不好。

现在有些机关干部,要求成立“战斗组织”,机关如果形成几派,就不好办了。

第三、部队中哪些人是“牛鬼蛇神”,建议在适当范围内讲一讲。

北京军区抓了廖汉生,又要抓杨勇、郑维山;空军也把刘震、成钧、何廷一抓走。

这个问题应研究解决,否则大家没底。

口述完三条,徐向前站立起来。

来回在办公室踱着步。

他似乎意识到,这些话,偏于“右”了,而不是“破”字当头,送出去有的人会不高兴。

既然要他当这个组长,征求他的意见,这几天心里琢磨的话,应该讲出来。

他从不做只在文件上划圈的领导。

为不使人误解,他最后又口述:“总之,我的意思,部队要保持稳定,要有党的领导。”

第二天,1967年1月11日,中央批准、军委通过的全军新的“文革小组”名单正式公布。

“后来,我见到毛主席,当面又表示过自己确实干不了,请主席另选贤将。

毛主席说:‘天塌不下来,你就干吧!’”

多年生病的老元帅,被卷进历史的漩涡。

夜会林彪争得个“八条”“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是说得意的新官。

徐向前这位被硬拉上马的“组长”,上任以后,就如同坐上一座火山。

不必他这个新官去点火,他和他手下的小组成员,每天日夜奔跑着“救火”。

全国陷入一片混乱的1967年。

在军队中,院校和文体单位的“造反派”,仿效地方上造反的方法,也纷纷夺权。

这一派“战斗队”先夺了权,抢走公章、改换办公室;另一派的“战斗队”反夺权。

于是,两派群众开始武斗。

从争公章发展到争揪领导干部。

总参、总政、总后三总部和各军兵种、军种机关和大军区、省军区被冲击。

来北京“上访”的群众组织代表,日夜包围着三座门“全军文革”办公地点,静坐、呼喊:“我们要见徐向前!”

“我们要见徐向前!”

“……”

柳荫街一条小胡同里原来不引人注目的大门——徐向前元帅府,日夜被上访的人群、“造反派”的队伍包围着。

徐向前按照毛泽东“不要害怕群众”的教导,抱着多病的身体,每天从早到晚接见群众。

他本来是言语不多的人,面对着那一批批“小将”激烈而强词夺理的喊叫,他有时也大动肝火。

无法无天的“造反派”,眼里已无元帅与士兵的区别。

有的和他争,有的和他吵。

几阵闹过,年过65岁的老帅,回到屋里连饭都吃不下了。

而且是“言多必失”,有些话被“造反派”抓住把柄,纠缠不放,状告到周恩来总理那里去了。

“向前同志,你身体还好啊?”

一次开完会,周恩来走到徐向前身旁问。

“好,好。”

徐向前回答总理。

“只是每天被这派、那派闹得睡不好。”

“你和他们打交道啊,要掌握八个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