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河北省阜平县城4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名叫黄连峪村。这个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小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在村子北部的一个小山头下,有一个恬静的小院。院子的男主人叫刘新宅,女主人叫杨风雪。疾病和贫困给这个小院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辛苦奔波四处忙夫妻合力摘穷帽
现年44岁的杨风雪从小在这里长大,8岁时过继给了叔叔。为了照顾叔叔,30岁时,杨风雪和来自邻县的刘新宅结了婚,把家安在了那个自己长大的小院。几年后,两个儿子前后降生。
刚结婚时,杨风雪家的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尽管改革开放让小山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脱贫致富仍是这个新组建家庭面临的头等大事。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黄连峪村就未再进行过土地调整,因此,杨风雪能经营的就是叔叔和她自己的责任田。黄连峪村地处山区,种地没啥收入,唯一能卖钱的就是承包的红枣树。一年下来,能有近4000元收入,除去农业投入和日常花费,日子过得苦兮兮的。
不能这样过下去,再苦再累也要摘掉头上的穷帽子,杨风雪和丈夫开始寻找生活的出路。刘新宅曾在建筑工程队当过木工,还学过会计。面对生活的压力,刘新宅想起了自己的手艺。1992年,刘新宅打起了铺盖卷,到正定县建筑公司做起了木工。不久,就成了木工组长,第二年还当上了一个项目部的会计。
刘新宅在外打工,把家里的农活全扔给了妻子杨风雪。杨风雪不但要打理家务,还要忙碌地里的农活,一年四季休息不了几天。去地里干活时,就把儿子扔在家里。后来,儿子一看她拿工具,就死死地抱着她的腿,说什么也不撒手。每到这时候,杨风雪总是感到鼻子酸酸的,但没有办法,为了这个家能尽快脱贫致富,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全家人只能这样奔忙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杨风雪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家里有了积蓄,盖起了5间新房。村里人都说,杨风雪这么短短几年就脱贫致富了。再等几年,还不提早进入“小康”了。
河北省阜平县黄连峪村基本情况
人口耕地面积人均收入支柱产业经济收入村医人均就医费用
396人180亩2000元种植业红枣1名250元
河北省阜平县黄连峪村农民2004年就医情况
户均收入户均医疗费用户均住院次数重病治疗率自购药率因病返贫户
8000元1000元02次50%90%4户
一病借债三万元生活倒退十多年
平静的生活没有延续几年。病魔的来临,打破了这个小院的宁静,击碎了这个家庭的憧憬。
2004年10月1日,正值秋收的大忙时节。由于雨水足,秋玉米穗鼓鼓的,谷子穗沉沉的,红枣也挂满了枝头,杨风雪喜上心头。可有天晚上,杨风雪刚坐到床上,感觉头很疼,很难受,刘新宅赶紧打电话叫来了村里的医生,医生初步诊断是脑血栓。刘新宅打电话叫来几个亲戚,租了一辆车,连夜把杨风雪送进了行唐县中医院,诊断为脑出血。10月3日,又转院到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经过手术,杨风雪在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后清醒了过来,性命是保住了。可杨风雪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20天,又在行唐县中医院巩固治疗20天,前后花费了3万多元,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几千元的外债。如今,病愈回家的杨风雪面对的是一大堆债务,家中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下降。从前经常为孩子们买吃的喝的,现在全部取消了。来村里卖水果、卖食品的小车前再也见不到杨风雪的身影。好在学校为两个孩子办理了贫困助学申请,孩子才没有辍学。
“我们想靠自己的力量供孩子读书,但是没有办法,一场大病,我们家的经济全崩溃了。”一向要强的杨风雪眼中含着泪花说。
家中失去劳动力日子更是难上难
病魔,不仅让杨风雪家日趋贫困,更使这个家庭失去了一位劳动力。生病之前,杨风雪可是很能干的。但现在,她已不可能再承担沉重的农活了,而且连做家务都感到吃力,还需要他人的照顾。
无奈之下,刘新宅只能放弃了在建筑工程队的工作,回家打理农活,同时照顾妻子的日常生活。有几次,建筑工程队打电话要他去上班,但是考虑到妻子的身体情况,他还是留在了家中。
“我家现在处于两难的境地。”刘新宅说,“以前,我们俩可以一里一外。现在她病了,家里少了一个支撑。我在家里种地,收入太少,养活不了这一家人;我出去工作,她又没人照顾。所以,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这以后的日子太难了。”
张毛眼:保住性命也高兴不起来
张毛眼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新城湾镇四城洼村,前段时间因肾功能衰竭差点丢掉性命。虽然在医院医生的悉心治疗下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张毛眼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近2万元的医疗费有一大半是借的,这对经济状况刚刚有些起色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初有病我是硬拖着,舍不得花钱找医生。腿疼、腰疼就拔火罐,实在难受得扛不下去了才在村里打针输液。农村人挣不来钱,我既要照顾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脱贫致富太不容易了。好不容易攒几个钱,去趟医院就全扔进去了,刚刚摘下的穷帽子又戴头上了。所以,我就想生在家里生,死在家里死。谁曾想看到我快不行了,家里人竟把我送到医院里治病。现在病是稳定了,但却拉下一身债,倾家荡产了,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一说到这些,张毛眼就愁眉不展。
相关链接
据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医疗费用的增幅大大超过农民增收,三成农民因病致贫。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省,近5年来,农民人均诊疗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130%,人均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140%,部分农民因病返贫。
各方评说
河北省望都县副县长刘新桥:去村子里看看那些贫困户,大部分家中有重病人。有了重病人,就很难脱贫致富;有了重病人,脱了贫也很难不返贫。
河北阜平县黄连峪村农民杨秋英:老话说得好,“炕上没病人,衙门口里没官司,就是好光景。”我们过日子苦点累点不怕,最怕得病。即使手里有几个钱,得一场大病准得变穷。
吉林省洮南市医院副院长庄丽明:农民只要得一场大病,十有八九就得致贫。一般农民家境再好,也很难抵挡一场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