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领土的肢解外,列强还以种种方式控制了土耳其国家的财政事务。17世纪以后遇到的重重危机,使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往日的经济优势,素丹阿卜杜勒·阿齐兹1861年登位时,帝国已经负有1500万英镑的外债,这年亏空已达 亿皮阿斯特。第二年,帝国政府接洽好一笔600万英镑的英国贷款,但必须让一个英国专员监视这笔款项的使用。其他大国的财政代表不久接踵而至,外国对土耳其的经济控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他们的建议,设立了一个审计委员会和一个国家银行,但由于缺乏称职的官员,它们对管理财政都没起到很大作用。
19世纪70年代以后,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困难达到了最高点。帝国政府在巴黎进行谈判筹借新贷款,并且欲使奥斯曼银行成为整个帝国的收税人和出纳人,但都没有成功。这时,如果素丹阿齐兹能够下决心将他的巨大私人财产出让一部分,或者削弱他的宫廷消费,仍可以避免最坏的事情发生。但他没有做出这种牺牲,政府被迫宣布国家破产。首相宣布,帝国政府由于财政亏空,只能按照所欠贷款总额度的50%偿付贷款利息,另一半则追加5%的利息。在宣告破产的时候,未能偿清的债务加上当时为购买装甲船、克虏伯大炮和马丁枪所借的债款,据估计达亿法郎。
由于素丹的滥事挥霍和庸碌无为引起了一场宫廷政变,在米哈特帕夏的领导下,又一场深刻的改革揭开了帷幕。这场改革运动经过19世纪末期的几十年动荡,终于在20世纪初期初见成果,一个新兴的土耳其共和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英]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范中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张增建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黄维民:《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德]卡尔·布罗克尔曼:《伊斯兰教各民族和国家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伊兹科维兹:《帝国的解析——奥斯曼的制度和精神》,韦德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① “罗姆”即“罗马”的谐音。“素丹”即权威者之意,最初是受权于阿拉伯哈里发的突厥人军事首领,后随着土耳其人在伊斯兰世界地位的上升,成为土耳其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① 叶卡捷琳娜有意在波兰制造事端,诱使它卷入对俄国的战争。她利用波兰国王去世之机,以武力将自己的情夫斯塔尼斯瓦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不久,又迫使波兰议会通过非天主教徒(东正教徒)与天主教徒权利平等的法案,遭到拒绝后向波兰发兵。波兰贵族组织了反俄罗斯同盟与俄国人对抗,得到土耳其人和法国人的支持。武装起义失败后,巴尔达党人逃往土耳其境内,俄国军队随之入境,焚毁了巴尔达城。这一事件成为俄土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土耳其人也称之为波兰战争。
① 爱哈尔清真寺被穆斯林世界尊奉为宗教研究学府,它的支持是阿里获得埃及实际统治权力的重要因素。
① 马龙派是叙利亚地区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民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