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枣园杨家岭。
在延安普通的窑洞中,毛泽东曾居住了多年,他的许多经典军事著作都诞生于此,在窑洞前的石桌旁,他的许多重要谈话也发表于此。
1947年春,毛泽东与几位部队指挥员围着这张石桌有一次谈话。毛泽东说:“我们部队数量和装备都比不上敌人,因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分散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大的敌人。好比你面前有三个敌手,一个强手,两个弱手。你先把两个弱手一一打倒,剩下那个强的,前后失去了照应,他就孤立了,胆怯了,强手就变成了弱手,一打就能倒。把弱的消灭了,强的也变弱了。把分散的打了,集中的又要分散。”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这是毛泽东在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指挥作战、指导战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1928年初,刚上井冈山的毛泽东对根据地建设和红军作战原则有过一番深入的思考。他用老百姓的小话题道出了红军行动的大道理。俗话说没江西人不成买卖,没湖南人不成军队。湖南兵多,土生土长,力量较强。而江西兵多是客军,与当地反动武装有矛盾,战斗力较弱。所以,我们就来上一个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到江西去。
周继强(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方针,是从实际调查中得出的。井冈山的西面是湖南,湖南当时有国民党军20个师和2个教导团,基本都是本省军队,战斗力较强。江西的国民党军只有3个师,又都不是本省军队,战斗力较弱,曾屡屡败于红军手下。与赣军作战,红军胜券在握。
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在井冈山斗争初期成了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1928年6月,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开始对井冈山发动“会剿”。毛泽东把“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的作战原则发展一步,提出了“对湘取守势,对赣取攻势”的作战方针。确定以小部兵力钳制湘军,集中力量打击来犯的赣军。
红军主力在龙源口迎击赣军3个团,正面进攻,结合侧后迂回,将其全部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长杨如轩、杨池生率余部狼狈逃窜。根据地人民兴高采烈,唱道:“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
陈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关注的是革命的本钱,决不做赔本买卖。弱小的红军势单力薄,又必须多打胜仗才能发展壮大,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避开敌人主力,拣弱的打。
敌强我弱的形势,到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时更显突出。面对国民党正规军重兵集团,毛泽东将“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的战法再发展一步,形成了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作战原则。
要打弱敌,关键在于善于找到弱敌,确定正确的作战方向和作战对象。毛泽东说:“当敌人开始进攻时,我们往往不知敌之分进各军何部最强,何部次强,何部最弱,何部次弱,需要一个侦察的过程。往往需要许多时间,才能达此目的。战略退却所以必要,这也是一个理由。”因此,先打弱敌,又与诱敌深入等战法的密切运用相关。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面对的是国民党军20万大军。在青塘,中共苏区中央局曾多次开会,最终采纳了毛泽东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意见。可究竟先打哪路敌人,意见分歧很大。一种意见主张先打第19路军,理由是第19路军只有两个师,位置孤立。但毛泽东认为第19路军战斗力较强,在历史上未曾打过败仗。而第5路军王金钰部虽有五个师,但初到江西,水土不服,人情地形不熟。毛泽东主张先打第5路军。
寿晓松(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反对者搬出了军事教科书的条文作为依据:“只有战略进攻者可以自由选择进攻的时间和目标(或地域),而战略防御者,则必须以主力对敌之主力,不打败敌人的主力,即不能完成战略防御的任务”。毛泽东则以《管子》中的一段话拒之:“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他说:我们现在力量不强,本钱不够,只能择敌人弱点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