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 歼敌为主 略地次之(2)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作者:人民出版社


支绍曾(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毛泽东后来总结这段历史时,写道:“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我们在敌人第五次‘围剿’时期的蚀本正因为这一点。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

徐焰(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必须指出的是,毛泽东并不是不分时间地点一味地反对守地或略地。在必要的时刻,从政治上和战略上的有利地位考虑,他不仅不反对争夺地盘,而且要求坚决地争夺地盘。特别是那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更是高度重视,全力经营。

东北地区,白山黑水,背靠苏联,西南与华北接壤,南与山东隔海相望。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毛泽东高度重视。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期间,他指出:如果我们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抗战胜利后,为经营东北,在短短的四个月中,中共中央派出4名政治局委员、20名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到东北工作。中央军委先后抽调11万主力部队和可以组建100个团的干部,昼夜兼程挺进东北。

蒋介石同样非常看重东北。在驻华美军帮助下,国民党军25万多精锐部队开进东北,抛开“停战协议”,不顾一切,沿铁路线向北猛烈攻击。蒋介石要用军事进攻的胜利逼中共在政治上屈服。

华国富(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毛泽东看到,如果不给东北的国民党军以最有力的打击,在政治上就不可能争取到有利态势下的停战,更不可能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他指示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应尽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牺牲,保卫战略要地”,四平一战的意义决不在于一城一地,它牵动影响着全局。

194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东北战场的国共精锐部队悉数上阵,在四平地区进行了1个月的激烈争夺战。东北民主联军依托工事,顽强抗击国民党军在飞机、重炮、坦克支援下的轮番进攻,歼其1万余人,挫败了蒋介石独占东北的企图。

蒋介石的气焰不再那样嚣张,他被迫回到谈判桌上。四平苦战,尽管被毛泽东称为“一时特殊条件”下的作战,不能作为“一般的战略方针”。但正如毛泽东战前估计的一样,四平保卫战在政治上换来了东北战场从6月到10月四个月的实际停战局面。

如何处理好歼敌与攻地的关系,1946年9月16日,在这个窑洞中,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党内指示,明确指出:“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温瑞茂(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从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基本作战指导原则。毛泽东用一个非常通俗的比喻来解释这一作战原则:一个人背着装满金银财宝的包袱赶路时遇到了强盗。如果他背着包袱与强盗对打,不但打不赢,甚至会被打死,财宝也会丢掉。如果他扔掉包袱,就会动作灵活,打败了强盗,也就保住包袱。毛泽东所确定的作战原则,就是把包袱扔给蒋介石,让解放军痛打对手。

毛泽东扔掉了包袱,蒋介石却接过了包袱,而且洋洋得意地背到了身上。他说:“现代作战最要紧的莫过于交通,而要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都市”。解放军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论如何集中兵力,负隅顽抗,始终不能掌握任何重要的据点,不能占据任何重要的城市”。因此,他把打通交通线和占领城市作为进攻的主要目标,指挥国民党军疯狂地争夺城市,炫耀战果,尽管这种“战果”水分太大。

江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要稳固地占领城市,就必须有充足的守备兵力。刘伯承当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任何一种军事学说都强调,守备兵力必须大大地少于机动兵力,但蒋介石要独裁,要压迫人民,就一定要加强守备兵力,其结果必然是顾此失彼,这是蒋介石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他的包袱“背得越多,他就越重,就越走不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