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1658年登上孔雀宝座的奥朗则布则是一个狂热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信徒。在其50年的统治期间,强行把印度变为伊斯兰国家,且肆意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可以说莫卧儿帝国由盛而衰,是奥朗则布施行暴政的结果。一位研究者对此作了这样的总结:“莫卧儿人在经历了阿克巴振奋人心的远见到奥朗则布噩梦的整个过程,莫卧儿的有效统治在1707年奥朗则布死时结束,印度慢慢陷入内战、盗匪活动、集团纷争和加剧的混乱之中,这种局面给在外围地区盘桓了一个多世纪的英国商人打开了一条走向终极权力的通道。”①
1707—1857年的150年间,莫卧儿王朝共有11个君主在位,但此时他们无不有名无实。可以说,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各省督抚称雄一方,各自立国,莫卧儿王朝实际上陷入分裂状态。最高统治者最初是封建贵族手中的傀儡,然后处于马拉塔人的控制之下,最后是英国人手中的玩物。最后两个统治者阿克巴二世和巴哈杜尔·沙二世(1837—1857年)实际上是英国的被保护人。
英国王冠上的“明珠”
1490年随着达·伽马航行到达印度的卡利卡特,在之后的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葡萄牙人控制着西方与印度之间的贸易,也宣告了西方殖民主义时代的来临。进入16世纪,荷兰、英国的商人也加入到了竞争之中。尽管西方人为了控制海上航线而相互争斗不休,但此时他们在印度的目的主要还是商业性质的,只是相互间为争夺香料等奢侈品和其他商业利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罢了。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垄断东方贸易的皇家特许状。接着荷兰于1602年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并获得了国家授予的全部东方贸易垄断权,它被授予的权力,使它能够发动战争、签署条约、扣押外国船只、修建要塞、建立殖民地和铸造货币。法国虽然晚至1664年才成立东印度公司,但它也成了印度贸易中的活跃竞争者。结果,西方殖民者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在经过同法国在1746—1761年间的三次卡纳蒂克战争后,英国正式确立了自己在印度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但在18世纪后半叶之前,西方人、包括英国人在内,未曾在真正意义上角逐印度的政治权力。在商业竞争中,他们主要是通过寻求与地方统治者达成协议,通过提供枪炮和海军来支援他们与其他印度地方政权之间的竞争,以及用分享贸易利润等办法,换取贸易优惠和港口使用权。
就英国来说,自1616年获得莫卧儿王朝贸易特许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经过各种努力,分别于1639年、1687年和1690年先后在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建立起贸易基地。1707年莫卧儿王朝对印度的有效统治崩溃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扩大它的阵地,首先是保护它的商人、印度贸易伙伴和货物免遭盗匪活动和内战的危害,然后越来越多地承担政府的职能。到1800年前后,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已经占据优势,成为印度大部分领土的实际主宰。
随着19世纪的到来,国内的工业化及科学和技术的进展,首先给英国然后给其他欧洲国家以新的力量、自信和财富。他们越来越坚信,他们才是一切方面当然的世界领导者,他们开始改变过去对印度文化和印度模式的兴趣,代之以一种新种族优越感的傲慢。
此后半个世纪中,东印度公司运用军事战役、较和平的接管和与地区性印度统治者签署条约等多种手段,成了次大陆大约一半地域的直接行政首脑,并通过印度土邦王公间接掌管了这一广大地区的其余部分的统治权。正是这种权力的傲慢和种族优越感,以及实际治理过程中对印度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最终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其中又以1857年的民族大起义为顶点。
戴贺胥就任印度总督(1848—1856年)后,英国人不仅吞并了富庶的旁遮普,而且大肆推行“权利丧失原则”,大大加速了兼并王公领地、剥夺王公权力的步伐。更有甚者,就连莫卧儿皇帝也不能幸免于戴贺胥总督的轻侮。实际上,莫卧儿帝国皇帝早在1806年就被剥夺了权力和财产,仅保留皇帝的虚名在德里皇宫——红堡靠年金度日,他甚至无权决定自己的继承人。1854年太子死后,巴哈杜尔·沙二世给总督的代表写信,请求立姬娜德·玛哈尔生的米尔扎·贾汪巴达为太子,皇帝的其余八位皇子共同署名写了另一封信,表示同意立贾汪巴达为太子。但是戴贺胥决定,让米尔扎·哥西亚为太子,巴哈杜尔·沙二世死后,其继承人只能称皇子,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从红堡迁居郊区城镇梅赫劳利;皇室赡养金从每月10万卢比减至万卢比。1856年2月,戴贺胥以“治理不善”为由,将奥德纳瓦布瓦吉·阿里·沙流放到加尔各答,派军队强占勒克瑙,洗劫王宫,并对王妃百般凌辱,就这样兼并了印度最大、最富庶的奥德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