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一篇(12)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硕


邓演达、王柏龄、叶剑英等筹备处的多数人主张另外选地点,单独创办军校。

但这需要勘察、论证。

各派提出几个地点,都在广州城里。

经过实地勘察,发现不是环境不合适,就是房舍不好,结果一处也没有看中。

后来,叶剑英随同王柏龄、林振雄等筹备处人员到黄埔勘察。

黄埔岛位于广州南边二十公里的珠江中,北通广州,南连虎门,是控制珠江口,捍卫广州市的第二门户。

它虽是个孤岛,却堪称中流砥柱。

珠江主流沿着岛的东北,支流沿着岛的西南流去。

这个周围二十多里的岛屿,山峦起伏,林木葱茏,中间有一座高山叫升旗山。

山的东头,筑有几座炮台,地名叫蝴蝶岗。

岗后有村落,有乡场,北面还有船坞。

岛上大地名叫长洲,设有长洲要塞司令部,罗列着要塞炮阵地。

岛的周围驻泊海军,海军是当时比较可靠的革命力量,因此,在此地办校就更为安全可靠。

只是岛上的广东陆军学堂和海军学堂旧址,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有些房屋的屋顶上还保留着几个大洞,这是前两年陈炯明叛变,炮轰过的痕迹。

虽是如此,海军学堂里面的房屋大多还是完好的。

大家里里外外看了个遍,都认为这里办校是最好的场所了。

回到广州,报告蒋介石、廖仲恺,蒋介石又亲自视察,编造了修缮案。

经过一番修葺,披荆斩棘,扫秽去污,校舍焕然一新。

校址和校舍修缮问题解决了,招聘教职员工、招生问题又摆在面前。

王柏龄、邓演达、叶剑英等四处奔走,发函,邀请合适人选,考察任用。

他们撰写了招生简章草案,分配各省区招考学生名额324名。

考虑到当时各省多处在军阀铁蹄之下,公开招生有困难,决定派出人员分赴各地招生,再举行入学考试。

然而,筹备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遇到困难和障碍。

对于坚持办校问题,国民党党内意见并不一致。

真心拥护孙中山的只有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少数左派。

而为数颇多的党内右派分子则持反对的态度。

盘踞在广东的滇、桂系军阀表面上接受孙中山的指挥,暗地里各踞防区,把持税收,对于筹建军校的经费,不但不予支持,反而阻挠破坏。

孙中山、廖仲恺依靠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克服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极大困难,为建校铺平了道路。

邓演达、叶剑英等奉命奔走于粤军各军各师之间,特别是请求粤军师长李济深、张民达等人的帮助,抽调下层军官主办校务,借来步枪200余支,现款数万元,以应急需。

十、顶住蒋介石停办风波,坚持建校

办校的难关一个一个渡过来了,想不到正当邓演达、叶剑英等人起劲地使军校筹备工作走上正轨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

一天,蒋介石的秘书王登云忽然来到筹备处会议室,召集大家开会,他突然宣布了蒋介石停办军校的命令。

叶剑英和在座的同志眼睛望着这个突如其来的使者,感到莫明其妙!此时大家都盼望少将主任王柏龄出来讲话,可偏巧他又不在。

其实,蒋介石作出这个决定之前,已经向几个心腹打过招呼。

他找到王柏龄和王登云说:“我现在要回上海,你们赶紧结束,等我回来就走……”一向正气凛然、不苟言笑的邓演达面色严肃地问道:“请问,蒋先生这个决定,总理和廖先生是否知道?”王登云傲气十足,不屑一顾:“这个无可奉告,本人的职责只限于传达命令。”

沉着冷静的叶剑英耐着性子说:“王秘书,筹办军校是件大事,究竟为什么停办呢?请你向蒋先生转达我们的意见,要求将此决定转报大元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