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1)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硕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奔走于国统区,“处于虎口,稳如泰山”;返回延安统帅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燃烧在中国大江南北。

黄河在咆哮,中国人民在怒吼。

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这时,身为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正在古都西安,进行西安事变的善后工作,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奔走。

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代主任蒋鼎文等会谈,并将会谈情况报告中共中央、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经同意后复电转告何应钦呈报在庐山的蒋介石。

经过多次谈判和斗争,蒋介石在全国人民压力下,终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称如日本继续进攻,就只有奋起抗战。

一、初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和谈判斗争,达成国共合作协议

8月初,蒋介石准备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邀请中共代表参加。

中央经过研究,决定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出席。

会议期间,他们多次发言,并接触各方人士,广泛宣传中共的团结抗战主张,积极推动发展抗战的大业。

叶剑英在出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何应钦主持的讨论会上,作了关于抗日“政略与战略”问题的长篇发言。

他对中日战争中的敌我力量、国际因素以及战争的发展进程做了分析。

指出,我之战略重点若放在上海,即使取得胜利也不能扭转全战局,如果将重点放在平绥线,则可转移战局,并能破坏敌人的整个计划。

战争将是持久的,我们不仅要动员国内力量,而且要大力争取国际援助。

他对战略战术问题表示了明确的观点:“我们虽然主张战略上持久,但是战术上仍然应采取攻势,以求速战速决。

战略上虽然采取内线作战,但战术仍然应取外线作战,随时包围敌人。

所以,我们要打集团防御战争、广大游击战争和广大民众的运动战。”

叶剑英在发言中,还谈到武装民众、政治工作、粮食补给等问题。

他强调,进行宣传鼓足干劲,做好动员后的巩固工作。

发动妇女鼓励亲人上前线……叶剑英的发言博得一片掌声,得到许多与会者的赞同,对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会议上公开亮相,进行统战工作。

共产党在南京逐渐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在会议期间,叶剑英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同南京党政军各界要人以及冯玉祥、刘湘、白崇禧、龙云、张发奎、黄琪翔、黄绍等各地将领,一一会晤交谈,积极促进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

从接触中,他深切感到,南京主战空气越来越浓,主和者不得人心。

对于蒋介石的抗战态度和军事部署,作了进一步了解,心中有了数。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

这一天,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就同国民党谈判条件向中共中央提出四点建议:努力抗战,以巩固蒋介石的抗战决心;红军立即改编,争取开动;力争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催促南京发表红军改编后正副指挥的任命。

朱德离开南京去西安后,叶剑英继续协助周恩来奔走于国民党军政要员之间,积极开展团结抗战工作,多次同何应钦、蒋鼎文等会谈。

一天,何应钦举行家宴,邀请周恩来、叶剑英赴宴。

大家正在用餐,电话铃突然响起来。

何应钦接完电话后回到桌旁,高兴地说:“报告你们一个好消息,委员长说要坚决抗战啦!”周、叶当即说道:“如果蒋先生真能坚决抗战,那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