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5)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硕


叶剑英结束他的演讲时说:“中华民族正如一叶扁舟漂流于革命的高潮中,她最后或能够达到独立自由幸福的彼岸,抑或中途沉沦于苦海,这种命运,是操在我们民族自己的手上,而看我们是否有抗战到底的决心来决定。”

叶剑英的演讲,切中时弊,合情合理,风趣幽默,听众十分满意,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广州报刊纷纷转载,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叶剑英在中山大学演讲之后,应有关人士和报刊记者、编辑的邀请,召开了一次有香港记者出席的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在广州市东山区百子路廖公馆一个绿树成荫的庭院里举行。

庭院的中央放着一张方桌。

叶剑英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西装端坐在藤椅上,不时起来同前来赴会的人亲切握手交谈。

招待会于上午9时开始,叶剑英作了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一个记者递上纸条提问:“叶总在中山大学演讲的结束语说,中华民族正如一叶扁舟漂流于革命高潮中,他最后或能达到彼岸,抑或就此沉沦下去,全靠我们民众的努力来决定。

这话不好理解,似乎话中有话,不知指的是什么?”叶剑英看了纸条,微笑着用广州话说:“画公仔不要画出肠,要让大家去想嘛。

如果一定要答复,虽然抗战胜利的客观条件存在,如不发挥主观精神,就会沉沦下去。

最重要的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当然要人民支持,人民还是决定浮沉的。”

有记者问:“叶总谈离开广东十年的感想,似乎未讲出真情。

叶总是‘前度刘郎’就有许多感触才是。”

叶剑英站起来,复述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遇赦回京重游玄都观时写“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诗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大家说:“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此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去考虑大局,不搞好全民团结,不努力去争取抗战胜利,而像一些旧诗人那样计较个人恩怨得失,那就不配作炎黄子孙!”他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宽广胸怀和伟大气魄,使与会者深为敬佩。

叶剑英又热心耐心地回答了记者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到了中午时,忽然传来了紧急警报声,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指挥大家疏散掩蔽。

在疏散前,画家郁风拿着当场画好的叶剑英的速写画像请他签名,叶剑英从容不迫地看了一下,微笑着在画像上签了“剑英”二字。

这幅速写的画像连同叶剑英演讲全文一同刊载在《抗战大学》1938年第一卷第8期上。

演讲一文还由统一出版社出了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就是用郁风为叶剑英作的速写画像做封面的。

这次记者招待会对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急,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起了促进作用。

5月5日,叶剑英应民主爱国人士黄慎之先生的邀请,乘船至顺德碧江,专程看望广雅中学师生。

这所著名的中学原在广州,因避空袭转移到农村。

那一天,校长黄慎之早早带领教师、同学到码头列队迎候。

上午10时,一艘小炮轮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旭日,徐徐驶进碧江靠岸。

在一片掌声中,叶剑英身着中山装,风度翩翩,与郭沫若夫妇一行下得船来,走向人群。

叶剑英不顾旅途劳顿,到校以后,没有休息就步入一所由旧祠堂改建的“振响楼”,向集合在那里的广雅中学全体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全校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叶剑英用纯熟的客家话从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转入正题,精辟地阐述抗战基本条件,最后,谈到中国抗战的前途,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国的前途,正如大海茫茫,今天中国的命运,正处在民族革命的高潮中。

我们不得到自由,就是在这波涛中沉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