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16)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硕


他们几个依靠江青的特殊身份,经常在会上耍无赖,蛮横不讲理,采用党内斗争的正常途径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我们先下手,采取果断措施,才能防止意外。

叶剑英听了,很高兴,让杨成武转告聂帅:告诉老总,请他放心。

他跟我想到一起了,有事随时通报商量。

他还诙谐地说:狡兔三窟哟,我要立刻搬家。

你告诉老总,也要注意安全。

八、“密探”跟踪,“西山不可以久留”

“四人帮”已经察觉叶剑英的行动,派王洪文充当“密探”,跟进西山,靠近叶剑英住地住下,加强监视。

叶剑英察觉其来意,表现非常镇静,悠闲自在,“游山玩水”,故意“示人以缓”。

有一天晚间,伴着落日余晖,叶剑英同身边的同志在山间凉亭一带散步,忽然问起常走的一段山路叫什么名字?大家答不出,他就说:叫好汉坡吧!走了一段路,又问常去的那个亭子叫什么名字?他给命名:叫“风雨亭”吧。

随员们惑然:现在也没有刮风下雨啊!很快会有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

其实,叶剑英命名“好汉坡”、“风雨亭”的寓意是很明显的。

反“四人帮”需要做“英雄好汉”,需要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同舟共济。

有一天散步,叶剑英又突然宣布“风雨亭”改称“放鹤亭”,在亭子上反复吟诵一首歌: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娇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这是谁的诗?是什么意思呢?叶剑英告诉随员们说,这是大文豪苏东坡《放鹤亭记》中写的山人“放鹤招鹤歌”,并且一句一句地解释。

他介绍说:“放鹤亭”本来有两个,一个在徐州云龙山,为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所建。

另一个放鹤亭在西湖孤山北麓,那里很有一段典故的。

北宋诗人林甫曾隐居西湖孤山,性喜赏梅放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时人称为“梅妻鹤子”。

苏东坡文中指的是前一个。

但是,他没有告诉大家,自己反复吟诵“放鹤招鹤歌”,意在“择所适”。

他发现西山有“坐探”王洪文在,所以感到“西山不可以久留”。

过了几天,他果然“择所适”,从容不迫地转移到玉泉山。

时值秋高气爽,玉泉山云雾缭绕,清波荡漾,群鸟高唱,景色十分迷人。

但是叶剑英此时此刻已无意留连于山水美景之间,他在周恩来曾经住过的9号楼,集中思考捉妖大计。

王洪文发觉后,就质问汪东兴:为什么让叶剑英搬到那里去了?汪东兴告诉他,周恩来生前交待过,剑英同志可以住那栋房子。

王洪文无可奈何。

叶剑英住进9号楼,表面上沉静如常,游山钓水,吟诗作赋。

“眼前近似无聊赖”。

他写着这样诗句,可“人闲心不闲”。

他行踪不定,频繁地往来于西山、玉泉山、军科院2号楼、城里小翔凤之间,利用各种条件和时机,继续相约一些老同志个别密商。

有时一日之内要接谈几次。

一天,在后海小翔凤,邓颖超刚要走,陈云即来到。

叶剑英事先派侄儿选基接来这位老革命家,非常高兴,首先给他看了毛泽东生前关于解决“四人帮”的谈话记录,然后就如何根据主席遗愿,解决“四人帮”问题,征求陈云的意见。

陈云说,这场斗争不可避免,同意剑英尽快想办法解决。

两人密谈,交换看法,完全一致……叶剑英还几次接见军事科学院政委粟裕、院长宋时轮,了解外界情况,磋商机宜,要他们加强戒备,注意掌握部队和各方面的动向,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