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守望历史(10)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慧忠,俗姓冉,浙江诸暨人,幼时不会讲话,从未踏越家门前的横桥一步。16岁时,家里来了一位禅师,从未出过门的慧忠却在很远的地方向禅师迎面行礼,慧忠的父母及亲友都为之惊讶不已。经过请求,这位禅师同意度慧忠进入佛门。皈依佛门的慧忠师从六祖慧能大师十一年,修成正果,与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神会、永嘉玄觉等四人并称为六祖门下五大宗匠,与神会同在北方弘扬六祖禅风。

慧忠佛行天下,游历无数名山大川,在外游学讲经时,或在松下安居,或在岩石禅定。清风朗月,白日江河,皆能身心融为一境。唐中宗嗣圣七年(公元690年),慧忠进入河南南阳白崖山党子谷,自此长居于此,讲经念佛,从者如云。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将慧忠迎请入京,敕命其担任南阳龙兴寺住持。安史之乱后,慧忠遁隐。肃宗即位后,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再召慧忠入京,以国师礼相见,并敕住千福寺西禅院,公卿士庶纷纷参叩求法。唐代宗即位之后,对慧忠国师更是礼遇有加,代宗曾说:“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

慧忠虽受到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礼遇,但天性淡泊,由于仰慕南岳慧思大师的遗风,奏请在衡岳兴建太一延昌寺;又在淅川党子谷创立长寿寺,各请藏经一部作为镇山之宝,并归隐党子谷长寿寺,大历十年圆寂,享寿八十有余,谥号“大证禅师”。慧忠圆寂时,朝廷官员、佛教僧徒、民间百姓均来为其焚香送行,人多香浓,异香百里,经月不散,故称“香岩长寿寺”。香严寺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环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谓之上寺、下寺”。

香严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41间。主体建筑有山门、韦驮殿、凝月轩、大雄宝殿、接客厅和藏经楼,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陪建东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并在东部另辟“静修院”,一进五庭院,步步登高。整个建筑严谨对称,规模宏伟。山门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阔3间,上书“勅赐显通禅寺”6个大字,门旁两侧各蹲立一只高大雄浑的圆雕石狮。大雄宝殿内满绘神佛壁画,画中人物姿态各异、形神兼备。

香严寺依山而建,整个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树和泉水环绕,清净中透出禅境。寺东竹林内竖立着两座高15米,六角的大理石白塔,白塔绿竹,相映成趣。寺院内外还分布有多处名胜奇景,诸如珍珠泉、双石洞、龙泉、水帘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阳”)、花果山、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庙、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门等。历史上的香严寺早已消殒在历史的岁月中,今天的香严寺为清代建筑,砖瓦建筑上,也布满斑驳的历史痕迹。

由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香严寺与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香严寺原为上、下两寺,下寺因众多僧人圆寂后葬于此,又称为和尚岭。至为遗憾的是,原矗立于丹水之滨的下寺所有的建筑包括存放慧忠遗骨的绿色琉璃塔和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碑刻全部被丹江口库水淹没,由于担心这些建筑物阻挠行船,施工者将其提前炸毁,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一声轰响中毁于一旦,真是无知者无畏。今天的香严寺为遗留下的上寺,位于丹江口水库西北岸,淅川县仓房镇西北4公里处,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和均县人为武当山自豪一样,香严寺也是河南淅川人民的骄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