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定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你的信心成为信念。
信心和信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从字面上都可以看出来:信心重在“心”——心理状态、心理感觉;信念重在“念”——理念和信仰,信心提升为信念,是让信心具有恒心的唯一途径。正如古罗马的诗人奥维德所说:“信念!有信念的人才经得起任何风暴。”
托?卡莱尔曾有句名言:“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信念和信仰的产生,只能依赖自我的人生定位和策划,通过扬长避短的定位,自己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进而拥有真正的自信。
2.做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因为梦想而自信地坚持
著名环保“战士”廖晓义现在已经是个公众人士,她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过她的人生感悟。1996年3月7日,廖晓义创办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当时就说:“我选择做的事都很不时尚,很需要勇气……但我坚信,中国环保需要民间组织,需要公众参与。”
廖晓义的“环保”之路是典型的“因为梦想而自信地坚持着”的过程,她的信心来源于梦想。此前,她曾在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有位教授曾想收廖晓义读博士,但廖晓义因为梦想而放弃:“美国不缺博士,可中国却缺少环保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呆在美国读一个学位。”
2002年,“地球村”7岁,困境重重。加上廖晓义,“地球村”一共不过四个人,账面上资金剩下不到几千块,前景不明——整个社会对环保重视不够。廖晓义有许多选择:“我可以去国际性的NGO工作;可以拍片子,做独立制片人;甚至当时有一所大学邀请我去他们的媒体传播系当系主任……”但是,因为对自己事业的喜欢,廖晓义犹豫过后,还是自信地要坚持:“放不下,哪怕它已经奄奄一息,当时心里想的就是尽全力救‘地球村’一把。”
廖晓义的梦想和自信最终也得到了收获,“绿色GDP增长”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对经济发展的共识,她成了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2006年,她还成为了七大部委联合颁发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做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梦想,这是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
爱因斯坦曾对相对论有个经典的解释: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个小时,他会感觉时间像一分钟那样短暂;而如果让他独自在灼热的火炉边呆上一分钟,他就会感觉时间比一个小时还漫长。
这个比喻除了通俗地解释了相对论之外,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常识: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做喜欢的事,你会感到幸福和快乐;相反,跟不喜欢的人呆在一起,做不喜欢的事,所有坏情绪都会到来。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经这样解释过自己多次的人生选择:“一个人选择的时候,是完全不能控制结果的,你今天选择得对,并不保证你未来选择的还是对。因此,一个人选择的时候,只能服从你内心想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杨澜并不成功,那也没关系,我仍然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我选择的是我喜欢做的事。”
追随我心的选择
大家很熟悉的杨澜在其职业生涯中有过三次事业转身:第一次是在主持《正大综艺》如日中天时,突然急流勇退,赴美留学;第二次是在运作凤凰卫视《杨澜访谈录》正当红时,毅然辞职,创办阳光卫视;第三次是突然捐出阳光传媒集团51%股份成立阳光文化基金,回归主持人本业。
这三次转身,虽然事后看来明智,当时却引来无数争议。尤其是第一次杨澜放下中央电视台的“金话筒”去美国读书时,几乎所有人都说她傻,这么好的工作怎么能够放弃?但为什么杨澜决意要离开呢?用杨澜自己的话说,是因为缺乏长期的信心——“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为什么缺乏信心?因为“有吃‘青春饭’特征”的这类节目不是她喜欢主持的类型:“我希望通过出国学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因为自己的喜欢,所以自信和坚持,杨澜的解释其实也是这次采访调查中无数开放型成功人士的共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