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
前不久有记者在报上总结了四个王志纲,可能你们今天看到的是第五个王志纲。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的,学的是经济学。到现在,弹指一挥18年,经历了几次职业转换。2000年5月,王志纲在海峡首届网络项目招商会上接受记者采访。五个王志纲第一个王志纲是学者,在广东省社科院做了三年经济学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奠定了一个比较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其中有些论文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但中国传统的理论研究单位多是脱离实际的、坐而论道式的研究方式,使我常常感到这地方不宜久留。
但这种地方有个好处,能锻炼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把握社会问题的能力。三年后,我准备放弃学者身份,有很多朋友拉我去深圳经商,我也曾考虑出国,为此我参加了出国培训班,有出去的机会。但经过筛选后,我确定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生活方式。要想有点作为,必须解读中国,读透中国这本大书,我才有可能参与市场经济的博弈。
最后我选择了新华社记者这个职业,这是第二个王志纲。在新华社10年(1984~1994年),我几乎跑遍了中国,采访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首脑以及基层的三教九流,目睹了从蝌蚪到青蛙的企业发展历程,经历了经济的潮起潮落,领悟了千般人生,所以对现在的中国有点发言权。到1994年,当我完成了第三部著作即《中国走势采访录》之后,我觉得应离开新闻界了。新闻记者虽是个很好的职业,但它只是过渡性职业,如果以新闻记者为终身职业,也许是个悲剧。因为,我判断中国新闻记者“铁马金戈”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几年将不会有大的作为。1984~1994年,我经历了中国风云变幻的时期,包括小平同志的第一、第二次南方讲话,我认为自此之后会是很平淡的一个时期。如果记者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一种事业,那么我觉得够了。加之感到体制的约束已经限制了我的发展,最后干脆选择“下海”。我一介书生,在商海中能干什么?有什么资源?
用什么和市场进行交换?那时IT行业可没这么兴旺,没有网络经济,更谈不上网站。那时的老板多半文化不高也看不起文化人。在他们心目中,知识分子不就是写字的嘛。干什么呢?当时在广东省学工科的可以做“星期六工程师”,就是星期六到企业去解决技术问题,老板把你的脑袋掏空后,给你几百元津贴,你就高兴得不得了。但我下海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我必须改变这种现实,我必须自己创造市场。由此,我给自己的定位有三项:第一是独立制片人。那一段时间我曾主持拍摄了几部大型专题片——《大潮涌珠江》、《北方的躁动》、《南方的河》、《跨世纪的冲刺》和《老板你好嘢》,而且经济和社会效益都不错,我可以通过制片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