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直捣青马老巢,“不教胡马度天山”(6)

王震的三次长征 作者:穆欣


王震率领兵团部和第二军于9月10日离开西宁。第五师为前卫,第六师为后卫,第四师为本队。12日,第五师攻占大通、门源,然后顶风雪、冒严寒,开始攀越祁连山。山区气候奇特,瞬息万变。上半天晴空万里,日丽风和,午后突然下起雨来。战士们衣衫被打湿了,背包沉甸甸的,脚上泥巴粘在鞋底上,越走越吃力。到了夜里,狂风呼啸,气温骤降,转眼间军装被冻硬了,像穿上了铁甲,行走中发出声响。越往上走越是艰难。14日进入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区,15日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祁连山高峰。沿途荒无人烟,又遇狂风雨雪和冰雹袭击,部队缺乏防寒设备,许多指战员还光着脚,穿着单衣,加上高山缺氧,行军异常困难。但是,第五师指战员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狂风、大雪、奇寒等严重困难,虽冻死冻伤各百余人,仍冒着严寒奋勇前进。经过两天半的艰苦跋涉,部队终于翻越了风雪祁连山。16日神兵似的降临到祁连山麓的俄博。逃到这里的敌人,正要抢劫财物、粮食向西逃窜,突被我军截断后路,顿即乱作一团,纷纷举手投降。

王震接到第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9月16日10时电报,“十四团14日由寺湾向卧包前进中,因气候恶劣,整日雨雪交加,狂风不止,战士全身湿透,冻死130人,冻坏脚不能行走者100余人。五师直及十三团15日由寺湾向卧包前进中,同样气候恶劣,掉队100余人。部队因雨天行军费鞋颇多,十四团有400余人打赤脚的。……”王震即于当日15时复电郭鹏、王恩茂并报告彭德怀:“14日五师通过祁连山脉,与风雪狂风交加的恶劣气候斗争、奋勇前进中,已经前后通过了祁连山的无人区与气候恶劣区,这是为配合二兵团截断周(嘉彬)黄(祖勋)匪后路,全歼该匪的胜利前提。谨向全体英雄们致亲切慰问。其牺牲的百余指战员们的尸体请设法掩埋。请令五师在民乐以南地区集结休息,用白洋买牛肉炖烂饮食,相机挺进,袭占张掖或其东西。……”

彭德怀接到王震率部翻过祁连山的报告,当晚就发来了嘉勉的电报,赞扬二军翻越祁连山,截击敌人有功;号召全军学习二军这种不怕困难,在风雪交加的气候中奋勇前进的精神;并向英勇牺牲的烈士致敬致哀。

早在兰州野司讨论发动河西战役和进军新疆问题时,王震说:“我率二军从青海出发,翻祁连山,取捷径直插河西走廊,堵截西逃敌人。”彭德怀劝他随六军沿兰新公路走:“部队翻过祁连山要吃很大的苦。你近两年身体不大好,我看你个人就随六军一起出发吧!”习惯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王震,哪肯这样。他就回答彭总说:“红四方面军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都翻过了祁连山,今天又有汽车坐,还有什么要紧。在胜利后的今天,再走走当年西路军战友们走过的险路,会长精神添力量的。”开始王震乘坐吉普车攀登祁连山,当队伍爬上4100米高峰,见有体弱的战士晕倒路旁时,他的车就专门收容晕倒的战士,自己跟随部队徒步行军,共同经历了饥寒交迫的艰苦行程。他在张掖总结这次行动的时候说:“我们应该永远记着胜利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永远记取人民战士的英勇功绩。这次过雪山中,有很多战士当他迈出左脚时,他脑中还想着毛主席,奋勇前进,追击敌人,消灭敌人,当他迈出右脚时,他就英雄式地倒下了。”第二军指战员战胜恶劣气候所表现的英雄气概,使他深为感动。他在祁连山顶为这次壮行吟诗一首:“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其后,部队音乐家把它谱成了一首歌。高亢的歌声,响彻在挺进途中的茫茫戈壁滩上。

9月21日,王震率领第一兵团与许光达率领的第二兵团在张掖会师后,即挥戈西进。其时,逃到河西走廊西端的国民党军队大多为机关、后勤单位,战斗部队仅有五个师,而且只一个师组织完整、人员充实,其余四个师都已零零落落,仅有五百至千余人,士气极为低落,根本无法支撑局面,也已没有可以利用的关隘和可以固守的坚固城池了。在其内部早已分崩离析,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日益尖锐,不可能再作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抵抗。因此,当我军先头部队兵临高台、酒泉时,国民党部队中的顽固派首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第九十一军军长黄祖勋等都先后出逃,主和派将领掌握军权,酝酿投诚起义。9月21日,毛泽东在致张治中的信中,说明对逃往酒泉的国民党周嘉彬、黄祖勋两个军,不采取歼灭方针而采取争取改编方针。张治中迅速将此信内容电告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兼河西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陶峙岳派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从迪化赶到酒泉临机处置。9月22日,曾震五与我第一兵团第二军五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副师长何家产会见,要求暂停攻击高台,并于当天往张掖求见王震,表明和平解决河西国民党部队的愿望。当晚,王震派第二军五师副参谋长刘振世(原国民党整编二十九军参谋长),到高台国民党军第二四六师防地,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第二四六师师长沈芝生会谈,传达王震的命令:驻高台、酒泉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原地待命,听候改编,并确保玉门油矿的安全。彭铭鼎当即明确表示,愿意接受解放军提出的条件,命令第一线部队撤回酒泉,原地待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