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厉以宁---序言: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1)

16节科学管理课 作者:陈鸿桥


过去我不止一次讲过,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读完陈鸿桥同志的专著《16节科学管理课》,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体会。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自古即有,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具有自己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则是始自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起点和基础,而管理科学是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于中国既缺乏科学管理的熏陶,又缺乏管理科学的体系。陈鸿桥的专著结合理论与大量的实践素材,从不同层面、不同方向进行了独到分析,提出了诸多令人深思的命题。

科学管理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十八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欧洲展开了一场伟大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此之前的自然经济相比,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厂取代了家庭小作坊,雇佣工人越来越多,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可是,当时的企业管理非常落后,仍是以传统的经验管理为特点,工厂工作时间长、效率低、工资也低,工人缺乏训练,劳资关系紧张,雇主不懂得如何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促使人们对管理的重视。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为提高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法。

泰罗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使管理成了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崭新时代。“泰罗制”强调每个细节的规范,强调从起源到结果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其精髓就是精细化、标准化和数量化。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他指出“管理人员的首要责任,就是把过去工人们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传统知识、技能和诀窍集中起来,将它们概括为规律和守则……使工人建立一种用科学来代替过去习惯的工作方式”。现代管理学泰斗德鲁克高度评价“科学管理是一种极具解放性、开创性的洞察力”。把生产过程进行细微的动作分解,实行标准化的操作和定量化的管理,使机器大工业时代以装配线为特点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到了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另一方面阶级矛盾激化,劳资冲突加剧。面对新的挑战,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梅奥等人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更加关注企业中人的行为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计算机和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企业规模急剧扩大,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许多研究者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博弈论等方法论,创造出各种管理理论,诞生了众多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科学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和升华,它起源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先后经历了法约尔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需要层次论,到戴维斯的组织人,再到近年的流程再造、信息网络、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都是在工业化浪潮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都是与当时的管理实践分不开的。

无论管理科学如何发展,科学管理始终是管理科学的核心和基础。如果说,管理科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巍峨的大厦,那么科学管理则是这座大厦坚实的地基。虽然过去了一百多年,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上仍具有经典性地位,至今还被广泛运用。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企业的经验中,我们都能发现“泰罗制”的影子。正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罗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罗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

管理科学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不懈动力。研究表明,管理落后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在经济条件大致相同的两个国家之中,因管理水平高低造成的生产力差距可达30%以上。管理水平与科学技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对社会生产力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