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细节十一 万隆走出 一边倒 (3)

共和国历史的细节 作者:李颖


第三, 中国革命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努力取得胜利的,决不是从外输入的 。 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 至于有人说,在中国境内有傣族自治州便是威胁了别人,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好像缅甸有掸族自治邦一样,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最后,周恩来微笑着说: 大家如果不信,可亲自或派人到中国去看。我们是允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 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周恩来的发言态度诚恳,尤其是 求同而存异 的提法使与会者感到亲切而又入情入理,那股清新的和解之风,赢来了会场上热烈的掌声和赞许,会场上原来那令人紧张和不安的气氛,顿时被一扫而光。

会议的第二阶段,是分组讨论起草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

4月21日,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节外生枝,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要在会上讨论台湾问题。他主张台湾要由联合国托管,然后建立独立国家。处理对外关系, 存异 并不难,难的是在复杂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对立的状态中 求同 。而周恩来高超的外交斗争艺术,也正体现在这里。周恩来一方面在会上明确表示,中国不同意科特拉瓦拉的主张;另一方面,周恩来在会下又分别同许多国家的代表接触,耐心地向他们阐述中国的立场和政策,争取这些国家的理解。周恩来还主动找科特拉瓦拉单独谈话,向他介绍台湾的历史和中国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经过诚恳坦率的交谈,科特拉瓦拉说,他只是想说出心里话,无意引起争论,更无意把会议引向失败。

在第二阶段讨论中,会议还在两个问题上发生了争论。一是殖民主义问题。有的国家代表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诬蔑社会主义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主义,从而要求谴责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中国代表团坚持原则,明确指出,人们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某一社会制度,但是违反事实的说法中国是坚决不能接受的,然而,中国也不会因为这些国家反对过中国,而放弃支持他们要求关于宗主国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独立给予支持的主张。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法问题,大多数国家代表同意这一提法,认为它并不违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但是有的国家代表仍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共产党名词。对此周恩来提出,既然对这一提法的实质没有异议,我们可以换一个名词,用联合国宪章中 和平相处 一词来表述。有的国家代表还反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数目和措辞,周恩来表示, 写法可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寻求的是把我们的共同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 。

至今,外国学者仍承认,在这次会议上, 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或怀疑共产主义(如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阿里总理)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中国代表团不失原则的友好和主动,使得会议得以顺利进行。

4月24日,全体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可以想象,这样多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代表在一起,拟定着眼于 求同 的公报是何等的困难,这不仅要对每一句话,甚至对每一个词和字都要进行仔细的推敲。如原稿中 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 一句,容易被歪曲为 共产主义也是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之类的错误解释,在周恩来及一些国家代表的努力下,最后在《公报》上表达为 反对殖民主义的一切表现 ,这样就准确多了。因为社会主义从本质来说,根本不会有殖民主义的一切表现。

同一天,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了 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不干预和不干涉他国内政 , 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 , 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 等十项原则。其实,这十项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大的差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