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造成员工更替过于频繁的原因并非仅在于企业疏于招聘环节的人才识别,相反,更多的经理是非常注重这一环节的,但同样没有能很准确地发现适合于本企业的人才。——在如何识别的问题上,他们存在着根本的误解。
根据我们对52家企业的观察发现,在新员工的招聘中,它们几乎都在不约而同地犯着“张冠李戴”的错误:企图通过了解对方对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来检测另一种能力的高低。在测试的技能和需要了解的能力之间通常只存在着非常弱的关联性,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打一个比方,经理们总是企图通过了解一个人的数学知识来测试他的围棋水平!
这些“张冠李戴”的错误程度,往往与需要招聘的岗位的层次呈正比:越是高层次的岗位招聘中,越容易出现用“风马牛不相及”的一种测试去了解另一种能力的问题。因为越是高层次的岗位,就越是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高,相反,越是相对基层的岗位,就越是要求人们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甚至是具备特殊的体能。
举例说明。假设某生产型企业需要对三个岗位进行招聘:搬运工人、机械工程师、公司总经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这样的情形中,招聘官们心中往往怀着这样的逻辑:一名优秀的搬运工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同样,一名优秀的机械工程师才能成为合格的总经理;因此,在鉴别对方是否为一名合格的总经理时,只需要弄清楚他是否是一名优秀的机械工程师。于是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这个看似夸张和可笑的逻辑,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比如,许多企业在招聘或在现有员工中考察“销售总监”的人选时,往往只关注候选人曾经的销售业绩。销售业绩最优自然就成为担任“销售总监”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在个人的销售业绩和销售总监的岗位素质要求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性——对销售工作陌生的人当然很难在领导销售团队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但这种关联性绝非必然的,更不是唯一的。因为履行“销售员”与“销售总监”两种职位的要求基本上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一名优秀的销售员需要的是对销售能力;而合格的“销售总监”则更需要出色的领导或管理能力(当然也包括对重大客户关系的处理能力)。
如果将这种逻辑放在军队中,我们便能一眼看出它的荒谬性。在战争年代,对于一名陆军士兵的基本要求自然是消灭敌人,为此他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技能——准确的枪法。按经理们选拔“销售总监”时使用的逻辑,那么,一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则必须而且只能从“神枪手”中去挑选枪法最佳者担任。这样的指挥官领导出来的部队会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对这种荒谬的逻辑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便不难发现,它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问题:负责决定候选人资格的经理,甚至是整个企业的经理层都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思考,至少是缺乏正确的理解。
不同级别的指挥官因为能力错位而给部队造成的损失当然不同,因为一名排长的影响范围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一名集团军司令相提并论;同样,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越是高级人员的能力错位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自然就越大。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在越是高级岗位候选人的能力识别中,经理们越是容易犯逻辑性的错误。
激 励 错 位
毫无疑问,激励的目的在于让被激励者朝着组织倡导的方向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并非每一个组织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现行的激励措施产生的客观效果是否“事与愿违”?——组织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激励成员的行为,而实际效果却是鼓励他们违背组织的利益和意志!
这绝非是在耸人听闻,因为“事与愿违”的激励错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于企业的激励行为中。这是因为对激励措施所产生的实际后果以及激励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同性缺乏必要的思考。
本书第六章中曾经阐述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企业的根本使命在于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繁荣。
激励是维持和深化企业与员工之间合作关系的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激励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也不应该被看做是孤立的行为。在制定激励措施时不仅需要关注该措施所直接产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它间接产生的潜在效果。因为后者对于企业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被察觉的。
如果企业的激励政策在制定伊始就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天硬伤,那么,一旦付诸实施就会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为在企业的诸多政策或制度中,激励政策关乎员工的价值观取向和利益诉求,而价值观和利益正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本质。任何重要政策的出台都必须遵循审慎的原则,尽量避免过于频繁的政策变动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激励政策尤其如此。企业的许多政策均可以在试行之后发现不妥立即轻易地推倒重来,唯独激励政策则不然,它从颁布实施的那一天起就如同一根指挥棒,在举起的瞬间就会使全体员工产生不同的期望,任何改变人们期望的行为都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