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罢工在酝酿(2)

李立三之谜 作者:李思慎


公安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全体部员同启

1922年9月11日午前8时

同日,俱乐部向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全国工友发出了快邮代电,请求全国的声援。电文称:“我们俱乐部成立有数月,我们本着我们光明正大的宗旨做我们光明正大的事业。不料路矿两局怀着鬼胎,时加破坏,施尽各种阴谋终不得其一逞。阴谋者乃于昨日假萍乡县知事之官威,下了一道指令,要我们自行解散。我们迫不得已,经全体议决,明白向路矿两局要求最低限制(度)之条件,并限明日答复,否则当作最后的对待。各地工友们呀!快来援助我们”!

12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接到上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回复,声援安源工人的斗争,“请你们努力作最后的对待,不要为官威所降服!我们奋斗的精神,自有奋斗的代价。我们因压迫而死,毋宁奋斗而死,死有代价,死有价值!我们对于你们表无限的同情,决设法为诸君声援”!

12日,党支部书记、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又收到毛泽东写给他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指出,必须运用“哀兵必胜”的道理,提出“哀而动人”的口号。对“哀而动人”这一策略再次作了解释;“这样既可以动员全体工人坚决地同资本家进行义无反顾的斗争,同时又可以争取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同情,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毛泽东还强调,罢工胜利的条件,首先是要将绝大多数工人充分发动,严密组织起来,防止敌人分裂工人队伍。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坚固团结和坚决地斗争,敌人才会退让。

李立三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这个口号既激励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战斗决心,又博得了社会舆论的同情,对于罢工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9月12日,路矿当局第一次答复。俱乐部认为甚不圆满,遂再通告路矿两局限即时答复。当日,路矿两局虽然改变了原来欺压的态度为谦虚的态度,作出了具体答复,但对积欠存饷一项之答复,仍不圆满。俱乐部又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剥削等条件,要求答复。

为协助李立三的工作,加强对罢工斗争的领导,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派遣,刚从莫斯科学习回国的刘少奇,于9月11日抵达安源。

12日晚,李立三主持召开党支部会议,与刘少奇一起研究了罢工的具体计划。

首先,决定成立罢工委员会,由李立三担任总指挥,全面指挥罢工斗争。为防止敌人对李立三进行谋害,会议决定罢工开始后,李立三要隐避策应,由新到安源、很少有人认识的刘少奇为俱乐部全权代表,驻部应付一切;第二,起草了《罢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权利、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发清欠饷、废除封建把头制度等17项复工条件;第三,决定派人到各处向工人进行宣传鼓动,进行细致的组织发动,大肆宣传“我们要活命,我们要饭吃!”、“我们于死中求活”、“我们迫不得已以罢工为最后手段!”“我们要求的条件是正当的,我们死也要达到目的!”等,每句言词无不入情动心;第四,为防范敌人捣乱,应付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态,决定扩大工人监察队,负责维持秩序;同时,组织工人侦察队,负责秘密探听消息,侦截路矿当局的电讯往来;第五、决定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对罢工作出部署,一俟俱乐部的罢工命令发出,除发电厂、锅炉房、打风机、抽水机等要害部位照常开工以争取社会同情和主动权外,全体工人一致停工,各归住房,听从指挥,各工作处所,由俱乐部派监守员严加守护;第六、为便于统一行动,确定乘早上换班时开始罢工。

为了争取社会同情,李立三注意运用斗争策略,一方面积极做商会的工作,争取商会对工人采取同情态度,充当调解人;另一方面他及时去做“洪帮”的工作,力求争取洪帮对罢工斗争的同情和支持。

当时的安源帮会林立,尤其是洪帮的势力最大,工人不加入洪帮就难以找到工作,所以加入洪帮的人很多。洪帮的头子是矿上的顾问,包工头大多数是他的徒弟。矿上资本家利用他们压迫工人,而包工头则又以“义气”、“保护穷人”、“为穷人谋幸福”等欺骗工人。这在当时的旧中国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因此,要想取到罢工的胜利,不争取洪帮就没有办法。李立三最担心的是洪帮破坏罢工。为了争取洪帮,李立三积极做洪帮小头目的工作,并从中发展了两名党员。

9月13日,李立三找了两个小头目带着他来会见洪帮头子。李立三为此准备了一点礼物:两瓶酒、一只大公鸡。洪帮帮主章龙见身居工人俱乐部主任要职的李立三亲自登门拜访,觉得是看得起自己,所以非常高兴,热情接待,一口一声李主任。李立三爽快地与帮主一起共喝鸡血酒,喊了他一声“大哥”!然后说:我们要罢工。罢工是为穷兄弟谋幸福,保护穷人的利益,请你务必多多帮忙。帮主章龙拍着胸脯,连声说道:“一定帮忙!一定帮忙!”

李立三接着向章龙提出了在举行罢工期间的三个要求:(1)(鸦片)烟馆关门;(2)街上的赌场收摊;(3)不发生抢劫案。

帮主又连拍三下胸脯说:“第一条我包了,第二条我包了,第三条我也包了。”并同意把第一、第二点写在罢工的布告上贴出去,要本帮弟子切实遵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