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学日本(14)

蒋介石与日本的恩恩怨怨 作者:翁有为


陈其美虽曾经任沪军都督等高位,但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长期献身革命,并无积蓄,据说身后遗留金钱只有20元〔37〕,其埋葬等善后费用系筹措而得。由于蒋介石与陈其美的密切关系,陈的被害,蒋介石自然悲痛万分,他在祭文中写道:

盟弟蒋介石致祭于英士先生之灵曰:呜乎!自今以往,世将无知我之深爱我之笃如公者乎。丁未至今十载,其间所共者何如事,非安危同仗之国事乎?所约者何如辞,非生死与共之誓辞乎?而乃一生一死,国事如故,誓辞未践,死者成仁成义,固无愧于一生,而生者守信坚约,岂忍惜于一死。呜乎!……〔38〕

陈其美突然被刺身亡,自然使蒋一时失去了有力的支持和庇护者,另一方面也使蒋得以利用其具有的军事知识,在那个纷争不断的年代里可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独自谋求发展了。值得一提的是,惯于搞暗杀活动的陈其美,自己也落了个被政敌暗杀的结局,历史的巧合,真让人难解。不久,袁世凯于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也忧愤而死。

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又恢复了国会、约法和总统,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并没有能掌握政权,总统由原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北京政府实权被控制在北洋实力人物段祺瑞手中,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仍处于现实政治的边缘。而且,由于北洋强人袁世凯的去世,控制中央政权的北洋军事集团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各地方军阀势力乘机形成不同程度的割据局面。北京政权以军阀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各派军阀互相争斗,因而相继发生了段黎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直皖战争、贿选总统、直奉战争、北京政变等一系列政争和战争,中国政局呈现出严重的纷争和战乱局面。在这种纷争局面之下,北京政权固然为北洋军阀所把持,但却也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党人提供了在国内开展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的空间。因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自然包括蒋介石在内,不需再亡命海外,而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反对军阀、致力中国统一的战争。这一时期,孙中山先后发动了反对北洋皖系军阀的护法战争、反对桂系军阀的援闽粤军收复广东和广西的战争和对粤军陈炯明的战争,在上述战争中,孙中山由于自己缺乏革命武装,往往利用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结果是屡战屡败。蒋介石时而应召参与其中,时而擅自离军出走。但渐渐地,蒋介石越来越受到孙中山的重视,直至决定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并组建黄埔军校,蒋介石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由此利用黄埔军校,着意培植并逐渐养成了个人势力。当孙中山于1925年去世后,蒋介石利用其掌握的黄埔军校党军实力,一方面利用苏联顾问的力量打击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另一方面又利用右派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力量。而且借廖仲恺被刺案放逐胡汉民、乘中山舰事件逼走汪精卫,在北伐战争中羽毛逐渐丰满的蒋介石占领南京后,立即反共清共,依靠他的军事实力的支持,建立了南京政府。

从1907年起到1927年20年间,蒋介石实现了从一个留日军校学生到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者,再由或避难日本或浪迹上海滩到被时代卷入国民革命运动而乘势崛起成为中国军政强人的转变。这其中,他在日本接受的军事教育,与日本给予他的尚武风格,对他完成这种转变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20年间,也是日本不断侵略和企图灭亡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和上升的时期,日本正积蓄力量,大有一战而亡中国之心。这样,摆在蒋介石今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面对日本对中国的疯狂进逼和侵略,是屈,是战,还是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