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享誉排坛的南敏排球队(1)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 作者:孙海麟


作者:孙海麟/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美国基督教马萨诸塞州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莫根发明了排球。进入20世纪初叶,排球传入中国。这项新的运动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青睐,在传入初期的近10年里,排球运动只是以游戏形式在学校(特别是教会学校)中开展,学生们站成两排或围成一个大圆圈,把球托来托去使之不落地,后来才形成中间加隔网的比赛形式,但并没有扣杀、背飞、后排进攻等先进战术。

1931年,南开学校学生严仁颖、张锡祜、孔心语等组织创立了南敏体育会,设有足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篮球队等运动队。南敏排球队是南敏体育会的主要球队,成立之初曾有两支球队,一队大部分由原南开校队成员组成,如张锡祜、郑保禄、王焕如、孔心语等。南开排球队原本就实力超群,当年在天津更是所向无敌,自南敏排球队成立后,做到了人才互补,实力更加强大。

说起南敏体育会,这是20世纪30年代张伯苓针对体育运动的歪风而组织的南开学校体育团体。当年在青年学生中一度盛行“选手体育”和“锦标主义”思想,为了表明抵制这些歪风的态度和决心,张伯苓除了对学生进行良好体育道德的教育以外,1932年8月在组织形式上决定取消南开学校的代表队,将原来由班级比赛产生年级代表队、再由年级比赛产生校代表队的办法,改为打破班级、年级界限,以俱乐部形式自由结合组成各项运动队,以集中人才优势,迅速提高各项运动水平。在张伯苓的感召和支持下,30年代前期南开校园出现了180余个体育社团,南敏体育会是其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组织最健全的。

体育社团组织是学生自由结合组建起来的,一切经费均由会员自筹,学校在训练场地和体育用品方面予以保障。各队自己安排训练和比赛,由热心体育的同学担任干事,负责日常事务。他们不计名不计利,不但任劳任怨地做好后勤工作,而且无论训练或比赛,每场必到,积极为运动员服务,甚至为赛后的队员按摩,为受伤者做护理工作。遇有校际比赛,体育干事们除安排全队食宿、交通工具等,还要向社会上热心人士募集经费,向新闻媒体报道比赛消息。

当年的排球比赛为9人制,网高比现在也要低些,更没有标志杆,比赛大多在露天进行。比赛时,每队各有9名队员,位置分为前、中、后三排,每排三名选手,各排选手各有各的固定位置,不得越位。9人制的南敏排球队当年的阵容:头排是金阿督、刘志聪、汪绍诚、关福纳;二排是冯德安、关福绍、娄光后、卢开周;三排是沈尔昌、张亦诚、王大纯、于耀泉、方才政。

1933年春,南敏排球队出征北平,先战劲旅燕京大学队,因该队主力队员已大都毕业离校,新的燕京队员多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所以,南敏排球队兵不血刃,以绝对优势轻松取胜。后又与北平的铁道学院队、“五一七”俱乐部队等七支一流球队交锋,南敏队七战七捷,高奏凯歌而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