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进近代天津体育(2)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 作者:孙海麟


 

作者:孙海麟/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在我国举行。在这届赛会上,日本代表队表现出极强的实力。张伯苓目睹了日本队的突飞猛进和中国队停滞不前,深受刺激和震动。回天津后,他与杜庭修、董守义、杜连科、章辑五等人多次探讨失利原因,寻求医治中国体育的良方。9月18日,张伯苓邀请天津体育界人士在南开学校集会,提出建立天津体育协进会想法,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响应。

同年9月20日下午,在南开学校会议厅举行了天津体育协进会成立大会。会上,张伯苓报告了组织该协会的动机和宗旨:一是联合天津体育团体,促进体育之进步;二是主持天津业余运动,并增进运动员仁侠之精神;三是举办各项运动比赛,由本会统一负责进行。推举张伯苓、颜惠庆、胡政之、孙凤莲、卞白眉为名誉会长,选举章辑五为会长,杜庭修、唐逵为副会长。董守义任专职干事。会址设在东马路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内。天津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各项体育比赛统由该会负责,学校联合运动会的职能随即结束。

为加快天津体育事业的发展,广泛团结天津体育体育界人士,在张伯苓的倡议下,1928年5月,在南开大学秀山堂召开了天津体育教师联合会。大会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教材、经费、设备、组织管理以及教师自修等问题做出决议。此后,为规范体育比赛制度,研究各项体育规则,提高裁判员能力,审定裁判员资格,1929年4月该会又成立天津裁判委员会。从此,天津体育裁判制度走向规范化。随着协进会在天津体育界影响的不断深入,至1932年,共有40多个社会团体、学校,70余人加入协进会。

天津体育协进会成立后,除积极倡导和推动天津的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外,还为奥运会、远东运动会选拔运动员,组织参加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筹备召开天津校际运动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天津运动员继续大显身手,例如1931年在济南举行的华北体育运动会上,新学书院的吴必显夺得亚军。同年,他又以1.80米的成绩平了全国跳高纪录。1933年在青岛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上,吴必显再以1.82米的成绩夺魁,打破全国跳高纪录。1934年5月在远东运动会上,他不畏强手,当横杆上升到1.83米时,日本选手矢田触杆失败,观众把目光集中到吴必显身上。他沉着镇定,轻松自然地跃过了横杆,观众席上顿时爆发出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吴必显以第4名的好成绩为中国田径项目赢得了宝贵的一分,成为当时中国唯一获奖的运动员。

消息传来,全国振奋,各大报均以通栏标题报道了比赛的情况,称颂他不畏强手、为国争光的精神。1936年,吴必显以骄人的战绩,名列第十一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行列中。同年7月,中国运动员乘邮船远渡重洋,赴德国参赛。二十多天的海上颠簸,使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加上在旅途中无法进行训练,难以恢复原有的状态,吴必显在奥运会比赛中虽然跃过了1.80米的高度,但在冲击1.85米横杆未果后,遗憾失去了决赛权。吴必显创造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一直保持了十八年之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