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一句话能让人开怀大笑,有时一句话也能让人拂袖而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有的人在竞争中失败,有的人在合作中成功,这其中有何奥妙?答案其实就在说话的分寸之间!社交场上有“逢人只说三分话”、“点到为止”之说,政治场上有“领导过问了”、“研究研究”之说,生意场上有“一语值千金”之说,文化场上有“点睛之笔”、“破题入语”之说,社会上更有褒贬毁誉系于一言之说。可见,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是否能说,是否会说,是否把握了说话的分寸,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
毫不夸张地说,说话有分寸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巧妙的形式。得体地把握语言分寸感的人,从来不会勉强别人与自己有相同的观点和相同的喜怒哀乐,他们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准确、贴切、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在社交上八面玲珑,在办事时无往不利。反之,不懂得使用得体语言的人,最后只能使自己在社会上越来越被动,越来越陷入困境。
有些人与他人产生了矛盾,有时闹到拳脚相向、兵戎相交甚至流血丧命的地步,细究起来,大多都是因为几句话惹出的事端。话这东西可千万别小瞧它,与人相处是否和睦,与人共事是否遂心,干工作能否顺利,干事业能否成功,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事情是怎么办的,而取决于话是怎么说的。因为事情办错了,可以用“话”表示歉意,对方在情绪上不至暴跳如雷,在道理上不至过分纠缠。相反,倘若话说错了,激恼了别人,事情可能就越弄越糟,甚至因几句话而大打出手也未可知,但却很少听说哪个人因为一两件事办砸了,在赔了不是之后,还大打出手的。
所以,说话有分寸是有奥妙的。一方面,话说不到位不行。说不到位,别人可能悟不明白,理解不透,琢磨不出你的真实用意,你提出的想法或要求也不会被人重视和接受,非但事情办不成,还常常会被人瞧不起,这样怎么能换取别人的欣赏与亲善呢?怎么能赢得别人的友谊和器重呢?另一方面,话说得太过头也不行。要求太高,言辞太尖刻,让人感到不愉快,觉得你不识大体,不懂规矩,不知好歹,这样的人常常被人敬而远之,也同样无法与人正常交往。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话说得不巧妙不行。太憨实,有时会招来嗤笑;太絮叨,有时会招来烦感;太直露,有时会招来麻烦;太幼稚,有时会令人瞧不起。
所以,要想在这个社会上体面地立足和顺利地奔赴成功之旅,就必须把握好说话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