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早期,更温暖的气候条件很可能令野生水稻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下游的一些湖泊和湿地出现定居生活,与此同时整个中国的狩猎采集社会都在开发广泛的动植物资源。一支由美国考古学家理查德·麦克尼什(RichardMacNeish)和中国考古学家严文明率领的国际考察队曾经对两处重要的洞穴遗址仙人洞和吊桶环①进行发掘,在那里他们区分了四个期,最早可追溯至冰期晚期,当时人们还在食用野生水稻。由于公元前9200~前7550年间一系列更广泛的疑似耕作器物的出现以及栽培水稻的植物化石(phytolith,植物细胞中极小的二氧化硅微粒)的开始形成,可以说此时这里的居民很可能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他们也是世界上最早学会制作陶器的人之一。气候数据揭示,在经历了一段长期的气候变暖之后出现了一个降温间隔期,水稻的耕种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也是在这一降温间隔期,中国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食物生产。
到公元前3000年时,长江沿岸及更偏远的地区涌现出一些更为复杂高级的农业社会。对这些文化传统的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墓葬的发掘,以从中发现随葬品和葬制的缓慢变化。最早的墓葬中几乎不存在多少社会分化,但后期墓葬不仅呈现出更为广泛的器物的多样性——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及其他装饰物,而且装饰华丽的墓葬也越来越多。中国研究专家理查德·皮尔逊(RichardPearson)在分析了几处墓葬之后论证说,这些墓葬显示了一种财富日益集中的趋势,社会分级愈益明显,男性的地位日益尊崇,女性地位则出现下降。这最后一种趋势很可能与农业的日益集约化有关,男性因其在耕作中的重要作用而更受重视。
中国北方的最早农民
在长江以北650公里处坐落着早期中国农业的一处二级中心,黄河便是从这里的山地中奔流而出,然后蜿蜒注入中国北方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带。中国北方农业以黍为主,而南方则以水稻为主。北方最早的一批农业社会都位于黄河河谷的中间地带,这是一块小型的盆地,在西方的高原林地和东方的低地沼泽之间形成了一道边界。与南方一样,北方在全新世早期也出现了一股变暖的趋势,并继之以一个降温间隔期,之后又是一个更为漫长的气候改善期。就是在这个降温期,即大约公元前6500年以后,黄河谷地出现了第一批农耕定居村落。
黄河谷地的土壤土质上佳,松软均匀,透气性好,使用简单的掘土棒就可以开耕。夏季的集中降雨使得该地区农业的关键作物谷类可以获得很好的收成。可用来栽培的本地植物包括粟(foxtailmillet)、黍(broom-cornmillet)、高粱(sorghum)、大麻(hemp)、桑葚(mulberry)的野生祖先。在下游河流阶地的山脚下和平原上坐落着许多临河而建的村落。古代的中国农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农耕技艺,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到现在为止,最著名的中国早期农耕文化当属仰韶文化,这个文化于公元前4800年前~前3200年间出现于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区,其覆盖范围几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农业中心等大。
每一个仰韶村落都是自给自足的单位,它们通常建在俯瞰肥沃河谷的台地上,以此来躲避洪水侵袭,或从最大程度上利用洪泛平原的优质土壤(见图6-11)。农民们使用锄头和掘土棍来耕作,粟是他们的主食,而年年被春洪浸润的河畔地则是他们的主要农田。到公元前3000年时,仰韶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而又独立发展的中华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主义艺术风格,灵巧的仰韶陶匠们制造了用来蒸煮食物的炊具,而这一蒸煮技艺至今仍是许多中国美食的基础。甚至汉字也能在仰韶文化中找到根源。中国各地都发展出了农耕文化的各种地区性变种。农业几乎同时在一大片广阔的区域中发展起来,不同地区的人们纷纷依据本地条件对农作物和农耕技巧作出适应性改变。这些新经济形式的成功很快便带来了当地人口的增长、更复杂的文化,财富随之聚集到了少数特权阶层的手中。
6.7美洲的早期农业(公元前8000年以前)
食物的生产在美洲也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在首次出现定居之后的数千年里,靠狩猎采集维持生活的美洲印第安人发展出一套足以应对各种食用植物日益完善的知识体系。其中一些地区对这些资源的探索非常密集,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那里的一些群体能够在一个半永久性聚落中生活数个世代之久。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开始种植野生植物以作为野生食用植物来源的补充。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尤其那些野生植物丰富的地区,必然会导致农业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