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纺织指挥所,管事的见我个子高,手脚勤,让我当班长。可我不但不会织布,就连浆线、络线、经线这些都分不清,只能又像纺花一样死学硬练。当班长就要带头,我要在织布技能上带不了头,那在精神上就一定要做到。每天打水、打饭、打扫卫生,我能替集体多出力就多出力,力气又使不完。一有闲空,我就上机学织布,刚开始断线很多,断了又不会接,急得我直想哭。人家都乒乒乒地织哩,我是一会儿就断了,接也接不住,可是哭顶甚哩,还是好好学习吧。我请工人师傅教给我,到别人机上看,看人家是怎织布,怎接线。大家也都愿意帮我,三个月后,我就把织布全套技能全学会了,织出的布还被当成了样品,成了全把势。
回到村里,村里组织了织布小组,让我和陈妞则担任小组长,为全村妇女推广织布经验。这回我一点都不怕了,从不会到会我全经过了,再教别的妇女就不难了。
这一年,村里还发动妇女到工厂纺羊毛,选上的妇女先到工厂学几天,学会了领上羊毛回自己家里纺,纺完缴了线,再领上羊毛去纺。这次我又去了,每天到工厂学纺羊毛。纺羊毛比纺花难,捏得紧了抽不出来,捏得松了是虼蚪蛋。这也是个难人的事,好在我有了前几次学习的经验,很快就学会了。
纺完羊毛,工厂又叫附近村的妇女给缝洋袖口和背心,每天到工厂领上,回家里缝,缝好了缴回来再领。我和本村的春姣、胖则、小女几个妇女就到工厂缝洋袖口和背心,每天早早地去领上,第二天早早地送回去再领。后来缝的人多了,工厂里货不多,去得迟了就领不上。为了抢先,我每次只能去得比别人早。
1946-1948年,
发家致富谁都想
我娘很早就替我订了门亲事,他叫张海良,是西沟沙底栈人,上党战役那会儿,他参军走了,这年他从部队回来要和我结婚。我娘说给我这事儿,我有些想不通,所有的部队都在外面打仗流血哩,他倒回来结婚哩,我觉得他不先进,更怕他是从部队跑回来的。这事儿被县政府民政科的干部知道了,让他把他的请假条拿了出来。原来,他是被他爹娘催回来结婚的,部队特批了他几天假。我就说,现在大家都忙着支援前线打仗,我们结了婚你就回吧,这个你要答应我。他答应了,我就坐着花轿嫁到了沙底栈。
他结完婚也就归队了,我就成了沙底栈的媳妇。
沙底栈是最早划到西沟管辖的村子,地处百里滩河边一个面朝南的山脚,有三十多户人家。西沟原来也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从李顺达在西沟成立互助组,干出了实事,有了名声,才壮大了起来。
我在沙底栈参加了季节性互助组,组里就我一个女人,每天和男人们一起下地干活,我不想像别家的媳妇一样只是在家里做做饭,干干家务。公公和婆婆身体都不好,这个家不能没个劳力。当时的互助组实际上就是个“变工队”,今天给你家干,明天给我家干,无论给谁家干我都一样地不惜力气,组里领头的夸我,也劝我别累着身子。我说,你把我当男人就对了,张海良在外面流血打仗,家里的天我得顶起来。
太行区在长治召开第二届“群英大会”,李顺达再次当选为“一等劳动英雄”。平顺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学习李顺达,努力生产,发家致富”的号召,动员山区农民向着发家致富的方向发展。时任县长任映仑还赠给李顺达四个字:劳动起家。这四个字就刻在李顺达家新房的门楼上。
1947年,西沟民兵在春种时去参加豫北汤阴战役,李顺达借助互助组的优势,在西沟推广“金皇后”优种,用温汤浸种、农药拌种、谷子宽垅密植、玉茭刨窝点种等新技术,收成比往年一下增长了三四成,获得了大丰收。
1948年,中共平顺县委在李顺达家中开了庆功会,庆祝李顺达五年发家计划两年完成。太行区建委赠给李顺达“平顺人民的方向”的锦旗,太行行署赠送给他“革命时代,人民英雄”的锦旗。这年年底,太行区表彰西沟“李顺达互助组”,奖旗上七个大字:翻身农民的道路。
发家致富,对西沟农户太有感召力了,无论是谁家,都想致富,都想吃穿不愁,过得好,这是农民最大的事。我在沙底栈的两年,李顺达自己致富,更为农户致富,他做下的这些事,给我擦亮了眼睛。
1949年,
在西沟参加妇救会工作
1949年春节刚过,西沟妇救会主席郭玉芝来沙底栈找我。她说她来过好几次,但我都没在家。我说我都在地里哩。郭玉芝握着我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媳妇,山南底妇救会龙月秀几次向我推荐你哩,说你聪明能干,肯吃苦。你应该积极参加革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