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背后的真相
老师,一个神圣而崇高的称呼;教师,担当着育人的重要职责,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的形象一直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那么老师也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他们又有什么目的呢?
如果你成绩一般,老师可能告诉你,只有进了重点班才能考上好大学,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个好未来;如果你偏科,老师可能会说,每一科都很重要,毕竟高考看的是总成绩,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些话你会相信吗?其实,只要你用心琢磨,就会发现老师这些话都是不可信的。那么,老师为什么要骗你呢?他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学习,不至于辜负父母的期望,毕竟,目前考大学是比较好的出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老一少两个瞎子,每天在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一天,老瞎子病倒了,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小瞎子叫到床头,告诉他说:“孩子,我快不行了,我这里有个秘方,它可以使你看到光明。
我把它藏在琴盒里了,但你千万要记住,你必须在弹断一千根琴弦时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看见光明的。”说完,老瞎子撒手归西了。
小瞎子铭记着老瞎子的话,不停地弹啊弹,每弹断一根琴弦,他便收藏在琴盒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他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瞎子已经成为一位琴艺大师。他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但是,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老瞎子骗了小瞎子,小瞎子拿着一张白纸,笑了。
秘方就是希望之光,是在漫漫无边的黑暗摸索与苦难煎熬中,老瞎子为小瞎子点燃的一盏希望之灯。如果没有它,小瞎子也许早就被黑暗吞没,早就在苦难中倒下了。正是因为有这盏希望之灯作支撑,他才坚持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他渴望见到光明,并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永不放弃努力,黑暗过去,就会是无限光明。
老师可能像那个“老瞎子”一样用心良苦,只是你有没有领会老师的意图?你可能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心生厌烦,可能对老师的“老生常谈”嗤之以鼻。但是,老师这些谎言都是善意的,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
老师的苦衷知多少
老师也是人,不是神,所以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会有一些人性的弱点,有时候无意中就给你造成了伤害。
你可能会发现,那些成绩好的、听话的、漂亮的、家里有钱有权的学生总会得到老师的偏爱,你可能因此愤愤不平。你可能因为犯了个小错误而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惩罚;你可能看到老师开办补习班,赚“外快”;你可能看到老师对有些家长热情,而对另外的家长却很冷漠。
所有这些可能会让你产生这样的困惑:老师怎么这样呢?
关于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一位初中老师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他认为,老师特别喜欢的学生往往与老师自身的性格气质很相似。一般来说,性格偏内向的老师比较喜欢文静、聪明、漂亮、听话的学生,这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希望班上的学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从而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比较有个性的老师,往往比较欣赏有个性、有主见、聪明活泼的学生,对于班上某些学生的出格表现,他会比较宽容,比较容易善待不大合群的学生。性格外向的老师相对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宽松,他喜欢纯真自然、活泼可爱的学生……既然老师的好恶与自身性格有关,那么,老师是否喜欢你只能看缘分了。如果你正好跟某个老师的性格很“投缘”,那么这个老师可能就会喜欢你。
那么老师开办补习班,对家长的态度差别,对你的惩罚,你又该怎么看呢?
你可能经常看到一些报道上批判现在的老师如何势利,如何现实,你可能也会赞同。外界的评价都是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说的,那么老师自己又如何解释呢?
现在,老师已不再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不是老师不想神圣,而是民生已容不得神圣的职业存在。大到房子、车子,小到柴米油盐,哪样不在涨价?如果不是猪流感,菜市场的肉价就永远不会降。老师首先是作为人生存于世,然后才为师。难道甘于清贫就是有师德?难道忍受穷困就是道德高尚?“高薪养廉”,结果是越养越贪;没有“高薪养教”的福音,老师只能自找致富门路了。君子取财,只要有道,只要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有何不可?
现在人们只要一听说公务员涨工资了(尽管老师经常是“空调”),肯定在第一时间去问老师。老师走到大街上,见到熟人,他们的第一句话准是“你又涨工资了?”到市场买青菜,只要老板知道你是老师,别还价,不然让你很难堪,“工资都涨了,还还价,你们老师就是抠!”
现在家长对老师有很多的抱怨,诸如:不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好;不请老师吃饭,老师就会找自己孩子的麻烦;开家长会就是受老师批评;请家长到学校沟通,就是老师变相要家长送礼;如果老师托某位家长办事,就是以教谋私;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家长会忐忑不安,认为孩子在学校又不听话了。
可见,老师也有不少“苦衷”,他们也是不得已。立场不同,观点肯定也不同。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过大,也确实是目前教师行业中很突出的问题,但是,老师因此就把怨气发泄到学生身上,那也是绝对不应该的。
毕竟,老师一向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老师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声:“我们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别人。不论学校以外的世界怎样纷扰、浮躁,我们都要保证教室这片净土的神圣,讲台这块高地的崇高,教师这个称号的纯洁。”
对于怎样“把握自己”的问题,一名老师的话发人深思:“我觉得我们必须对教师这个职业保持一种敬畏心理。如果教师是个好人,那他的学生长大后就可能是个好人。反之,如果教师是个学识和道德都不合格的人,那他的学生将来的发展便值得忧虑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我们教师行业的金科玉律。”
老师的队伍当中是会出现一些不称职的人,但并不是所有。有些老师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太合乎规范的事来,这时,你要把老师当做一个普通人来看待。这样,你就会“原谅”老师的错误,不会因此影响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