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善良和爱心鼓掌
天已经黑了,兰兰还没有回家,爸爸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快8 点了,兰兰终于回来了。
“你到哪里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不知道爸爸妈妈担心吗?”
妈妈生气地说。
“是这样的,我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婆婆在路口边蹲着,她看起来很可怜,于是我就带她过马路。”
“过马路要这么长时间吗?一看就是在撒谎!”妈妈还是很生气。
“我还没有说完呢!我扶老婆婆过马路的时候,她说她和女儿走散了,回不了家。然后我就问她家住在哪里,她说住在江边小区。我又问她知道家里的电话吗,她说记不清楚了。没办法,我只好送她回家了,所以才回来这么晚。”
“是吗?可是她为什么不找别人呢,偏偏找你这个小孩子?”妈妈还是有点怀疑。
“她说她之前已经问了好几个人了,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她,一看到她是盲人就转身走了。后来我就带着她坐公交车,把她送到家了。
她女儿都急坏了,正打算报警呢。”
兰兰正说着,家里的电话响了,爸爸接完电话,高兴地对兰兰和妈妈说:“刚才老婆婆的女儿来电话了,说谢谢兰兰把她妈妈送回家,还说改天要上门来当面感谢呢。”如果在我们周围没有善良与关爱,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一块凄凉之地。能拥有善良之心的孩子,应该是父母的骄傲。当孩子表现出这种善良的品质时,要赏识和赞扬孩子。虽然孩子可能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为此而违背了父母的规定,甚至因此被别人误解和嘲笑,但是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所做的事,对孩子的正义感给予赏识。
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可以说,缺乏善良品质的人,同时也是个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最终很难有所作为。
小吴17 岁时因为家境贫寒,较早地帮父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经亲戚介绍,他找到一份汽车修配厂的工作。然而,他在那儿刚刚干了两周,便被老板解雇了。回到家中,父亲问他为何被老板解雇,小吴回答说:“有一位年轻人到汽车修配厂,取自己前几天送来修理的车。老板一见到这位年轻人,就告诉他说,他送来的车已修理好了。
我知道老板在对他说谎,于是便如实相告。老板让手底下的修理工人所做的,只是简单调节一下化油器,而对于这辆车的真正毛病,并没有进行修理。”
小吴知道,来修车的年轻人计划在车修好之后,开车带着全家人出去旅游,如果自己不把实情告诉他的话,那么他的一家人在漫长的旅途中,时时都面临着危险。
“我绝对不能让他们出事,哪怕我因此而丢了饭碗。”小吴说。
父亲眼里闪着光,说道:“儿子,你做得好!”
后来小吴又找到了一个工作,他用自己的人品赢得了别人的认可。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小吴已经从一个最初的临时工做到了部门经理。
孩子的本质都是善良和真诚的。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善良给予支持和赏识,他们这种善良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如果父母误解了他们的善良,那他们的善良行为就有可能弱化。因此,赏识孩子的善良、肯定他们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哥伦布大学德育中心主任、儿童心理学家迈克尔·斯卡尔曼说过:“如果我们富于同情心,那么当别人处于危难境地时,我们就有一种帮助对方的强烈冲动。”斯卡尔曼把青少年们的美德,归功于他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同情他人。
儿童发育心理学家指出,同情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孩子6 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决定较大孩子理解他人观点和感情的深浅程度。
婴儿1 岁前就有对别人的情感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婴儿会不断地转向他,并时不时随之一起哭。儿童发育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同情心”,因为这时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和世界,因而把别的孩子的痛苦视同自己的。
~2 岁时,孩子进入同情心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孩子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且具备了试图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
岁时,孩子开始了同情心发育的认知反应阶段,具备了根据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认知同情心无须交流(如哭泣等),因为他们内心明白痛苦时的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否表现出来。
到10~12 岁时,孩子们的同情心从认识的或直接看得到的人身上扩展到陌生人身上。这个阶段被称做抽象同情心阶段。孩子们对处于劣势的人,无论是否生活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家庭,都能表示同情。如果孩子对他人表现出仁慈和无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已经完全掌握表达同情心的技能了。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