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全国实行科举制度,读书人从小在“私塾”、“家馆”熟读《四书》《五经》,练习八股文和试帖诗,辛苦应试,侥幸取得秀才、举人的头衔,以提高社会地位。所谓“出路”就是读书做官。传统教育主要是“州学”、“府学”、“县学”以及“书院”。周豫才想出外求学,家里却出不起钱,因为家境实在困难,只能进公费的洋务学堂了。新式的洋务学堂寥寥无几,只有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武昌的自强学堂、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福州的福建船政学堂等处,都是官费供给。
正好来了个机会,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有一位本家叔祖,在那里当“管轮堂”监督(即轮机科舍监)。
戊戌年(1898)周豫才17岁时,母亲鲁瑞变卖首饰筹集8块银圆的路费(当时1块银圆约相当于百年后人民币400元),供他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免学费、膳费,每月还有少量津贴。周豫才到南京去投奔本家叔祖,暂住在他的后房。
可是这位“管轮堂”监督有点顽固,他虽然以举人资格担任了这个差使,但总觉得子弟进学堂“当兵”不大好,至少不宜拿出家谱上的本名来,因此就给他改了名字“树人”,出于“百年树人”的典故。周树人于戊戌年(1898)闰三月经过杭州往南京,十七日到达,目的是进江南水师学堂。四月中考取了试读生,3个月后正式补了三班。
除了学费、膳费全免以外,实习期3个月内有津贴300文(相当于3角银洋,即今人民币60元),以后逐渐增加,第一年有2两银子(当时1两=1000文)。约合1995年人民币200元、2010年人民币400元。这比首都的京师大学堂或同文馆待遇要低一些。
据《朝花夕拾》上所说,每月可得津贴银叫做“赡银”。水师学堂系用英文教授,需要九年才得毕业,前后分作三段,称为三班,每三年升一级,由二班以至头班。周树人在那里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后来他从水师学堂退学,改入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矿务铁路)学堂,仍用“周树人”这个名字。
转入矿路学堂以后,1902年1月毕业。在这期间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就是他从微薄的津贴中用500文(5角钱)买了一本严复译述的《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