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经济状况的改善(3)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作者:陈明远


周氏兄弟同住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四间西房)共两年半(1917年4月至1919年11月)。这时期鲁迅月收入300-400银圆。此外稿酬也很可观,例如,1921年周氏兄弟合作翻译了《日本现代小说集》和《现代小说译丛》,每册10万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稿酬千字5银圆,共得1000银圆。

鲁迅自1912年5月6日住进绍兴会馆,一直到1919年11月21日与周作人全家一同迁入八道湾新居,在绍兴会馆居住了7年半之久。这是鲁迅自从离开绍兴老家到逝世为止,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地方。

绍兴会馆即绍兴县会馆,又称“绍兴县馆”,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路西。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木匾,上书“绍兴县馆”4字。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说:这地方有点不大好,因为是个南北胡同,北头的就叫北半截胡同,它的出口即是那有名的菜市口——前清时代杀人的地方,戊戌政变时杀‘六君子’,庚子义和团起事时杀那‘三忠’和许多难民,都在那地方。

绍兴县馆门面不大,但规模不小,有84间房屋。会馆前厅称仰蕺堂,供奉着绍兴人引以为自豪的先贤牌位;后厅称日希贤阁,供奉着文昌魁星;馆内还有嘉荫堂、修禊堂、藤花馆、补树书屋等厅轩。

鲁迅在绍兴县馆的生活十分简朴。会馆中不供应伙食。他白天到教育部上班,中午就在教育部附近的饭铺吃包饭,晚饭有时托会馆长班的儿子代办,有时就与几个朋友到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去吃。鲁迅经常穿一身蓝布或灰布的长衫,冬天罩一件黑褂。房屋中没有什么摆设,只是桌上、书架上堆放着书籍、拓片和画册。

1912年8月,鲁迅受命为教育部荐任佥事,兼社会教育司第一科(原第二科)科长,负责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学、音乐、戏剧以及调查和收集古文物等。

鲁迅初进绍兴县馆时居住在藤花馆西房。藤花馆是因院内有座藤萝架而得名。半年后鲁迅“移入院中南向小舍”。后来因院中邻居经常半夜喧哗,吵得人不能安眠,遂于1916年5月6日“以避喧移入补树书屋住”。

这补树书屋便在会馆南边的两个院子的里进。一进大门的过厅,右手的门里就是第一进的一个大院子,北京房屋在城外的与城内构造大不相同,城里都是‘四合房’,便是小型的宫廷式,城外却是南方式的,一个院子普通只是上下两排。从南边过道进去,是为第二进的院子,补树书屋便是在这二进院的西头。

(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所记)

传说院内最初长着一株大楝树,因被大风刮倒,又补种了槐树,故名“补树书屋”。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相传是往昔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

补树书屋的房子是旧式的,窗户上下都是花格糊纸,没有玻璃。4间西房中,靠南边一间是周树人的卧室。1917年周作人到京工作后,鲁迅将卧室让给二弟住,自己住进靠北的一间光线很差的房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