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鲁迅参与“索薪”斗争(5)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作者:陈明远


通过好友林语堂介绍,1926年7月鲁迅应聘担任厦门大学研究教授,收到厦门大学提供的差旅费100圆和月薪400圆后,于8月26日携许广平离开北京南下。这是他生平一大关键性转折。由此,鲁迅彻底摆脱了官场的束缚,从经济上正式成为一个甘冒风险的自由职业者。

作为这一转折有两个重要标志:其一是鲁迅为捍卫自己的人权,向法院控告他的顶头上司、教育总长章士钊;其二是鲁迅为捍卫自己的经济权,向北洋政府一再索取欠薪,并将内幕公布于众。

鲁迅与周作人夫妇闹翻了

从1920年开始,鲁迅在北京大学、师范大学等几所大学同时兼课。1923年,鲁迅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撰写了大量杂文,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上卷。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屡屡拖欠公职人员的薪金。教育部在1920年上半年拖欠了一个月的薪金,下半年则一拖几个月,直到年底才把9月的薪金发全。1921年和1922年情况更糟糕,仅能领取薪俸三分之二左右,鲁迅月薪应得300多银圆,实得200银圆左右。特别难以容忍的是二弟妇羽太信子掌握家政后挥霍无度,经常入不敷出。为支撑三代同堂大家庭的浩繁开销,委曲求全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借债度日。

周家三兄弟和母亲、眷属(周树人妻朱安、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及儿女、周建人妻羽太芳子及儿女)共13口加上几个佣人一共将近20口,同住一个三进二十几间房屋的大四合院,应该说是比较富裕,然而由于羽太信子掌握日常费用,挥霍过度,每月生活费700多银圆(合今人民币将近3万元)都不够开支的,经常入不敷出。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所谓兄弟》中谈道:

有时茶余饭后,鲁迅曾经感叹过自己的遭遇。他很凄凉地描绘了他的心情,说:“我总以为不计较自己,总该家庭和睦了吧,在八道湾的时候,我的薪水,全行交给二太太(周作人妻子),连周作人的在内,每月总共有六百余银圆,然而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来,过日子又不节约,所以总是不够用,要四处向朋友借,有时借到手连忙持回家,就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来了。我就想: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带走的呢?”据鲁迅说,那时周作人他们一有钱就往日本商店去买东西……花光之后,就来诉说没有钱用了,这又得鲁迅去借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