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本书所收录的故事,曾在《投资家》杂志的一个栏目上连载,12个人,正好满一年的刊期。
一本投资类的杂志,专辟一块栏目用于百年前的“非虚构写作”,起初只是为了调剂阅读。现在要把它们单独抽出来结集出版了,再重新审视,视角便有了很大的不同。
生于一百多年前的这12个人,基于不同的机缘和抱负而走上了商贾之路。他们之中,有进城农民,也有洋商买办;有下海官员,也有创业的海归。活跃于今天商界的各色人等,那时候基本上也都包括了。
重读的时候常常被一种淡淡的悲情所感染,我情不自禁地注意到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他们虽然各自煊赫一时、声动一方,但就其直接开创的事业而言,鲜有延续至今日者。说到这里,似乎就有点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所谓“一部失败的总记录”的味道了。关于这一点,虽然教科书早有明确的论断,但在明确而简单的标准答案之外,似乎还有许多值得“思古”之“幽情”。
两千多年的封建史,商人从来没有什么地位。即使是《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失败的总记录”,其中也没记商人什么事。好像对于这个群体而言,失败是前定的宿命,无关乎一个时代的格局。譬如传说中的巨商沈万三,破家之时,正当万历祖先开国之际。翻开那时的史书,满篇都是朱元璋成功的记录。
历史的纠缠之处,越是幽暗斑驳,越须仔细着眼。
二
在大学读新闻系的时候,最初的几堂课里,我就懵懵懂懂地听老师讲过那个伦敦交易所交易员的故事。他雇快船从前线带来战报,比别人早一天得知拿破仑战败的消息。这个时间差给了他操纵市场的机会,整个伦敦倾家荡产,只有他成了一代巨富。
这是教授们的保留曲目,其功能是向新生们灌输职业荣誉感:我们的作用很关键!
最近几年宋鸿兵的书热卖,不期然地我又读到了教授们给我讲的那个故事,当然情节详尽了许多,而且我也终于记住了那个交易员的名字:内森·罗斯柴尔德。
不讨论“货币战争”或者“阴谋论”。我感兴趣的其实是我的老师们当时没有讲完的故事的另一部分:内森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福泽绵长、荣耀至今,并在西方现代国家形态的演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之前我阅读磨铁的成名巨制——《明朝那些事儿》时,有一个细节一直萦绕不去。作者讲到明朝的灭亡,说那并非由于帝国的贫敝,而只是财政的破产。简单地说,皇帝的现金流断了。这与以往史家议论王朝更替之际的着眼点颇有不同,直到读了罗斯柴尔德的故事,我才豁然开朗。
其实东西方的古代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帝国的兴勃亡忽,大抵类似。甚至对于商人的歧视也是如出一辙。如明太祖规定“四民”的服色,生意人再有钱也不能僭越于官绅;而大约同期,西方也有贵族不同商人下棋的“雅尚”,因为后者可能会赢。
明亡清兴,我们又经历了一轮充满苦难和辛酸的王朝更替;而拿破仑则成了西方最后一个古代意义上兴亡大戏中的皇帝。内森之后,西方展开了现代国家的历史,“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银行家的影子”——如果不纠缠操作层面的具体细节与动机,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大概还得承认:商业其实是一种不错的治理手段。
三
最近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所谓“四民”——士、农、工、商,只有商人一直没有“优则仕”的机会。
普通商人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有所改变。当时政府明确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才有了缩手缩脚的个体户,有了战战兢兢的承包商。人们逐渐发现了商人的价值,最后兴起一股全民经商的浪潮。
商事越百年,百年伤旧事。
阅读这些商人的故事,是否也能给我们不胜今昔的感觉呢?
一百年后,一定还会有人写今天的故事,只是不知到时会写些什么,又做何感怀。
这其实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就开始阅读的依据。
《全球商业经典》副总编辑 \李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