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股神的追风三式(3)

巴菲特之非常道 作者:高先民


2.集中投资

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一条重要理念是,一有机会就全力投注。巴菲特从未把金融学的教条当圣经。他一直觉得违背常规是个十分有趣的词,哥伦布就是违背常规的典范。在行为金融学还未形成并冠名之前,集中投资的思想就早已被巴菲特和蒙格等离经叛道者所理解和接受。它既非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也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格格不入,而是由凯恩斯在60年前首先提出的。然而,集中投资的思想却长期被华尔街忽视,巴菲特的做法也没有被广泛效法。但在集中投资和多元组合的拉锯战中,巴菲特已经悄然变得富可敌国。

巴菲特对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公认的陈腐教条不以为然,却对风险、组合与市场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学术界将风险界定为股价的波动性实在有失水准,以至于近乎无稽之谈。巴菲特对风险另有定义,他认为风险是受到损害或伤害的可能性,是企业“内在价值风险”的一项要素,而非股票的价格行为。真正的风险是投资的税后收益是否能超过原有投资与利息收益之和。比如,今天买入可口可乐股票,明天又将其卖出,这将是一桩很有风险的交易;但是,如果今天购买可口可乐股票,并且能够持股10年,这将是一桩零风险的生意。

巴菲特对风险的认识,使得他在投资组合上又与现代金融理论唱反调。马科维茨认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主要好处在于降低个股的价格波动,个股涨跌参差不齐因而可以盈亏互补。但巴菲特认为,多元化组合只能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对于那些不知道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这种理论只会告诉你如何计算平均值,但任何一个小学5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如何计算。如果普通消费者对消费行为以及产生长期竞争优劣势的因素有合理的理解,聪明伶俐、见多识广和认真刻苦的人就可以相当精确地判断投资风险。

对多元化组合的不同看法,也导致了巴菲特对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分歧。巴菲特认为市场经常是有效的这一观察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市场永远是有效的结论就错了,这两个假设的差别犹如白天与黑夜。然而,有效市场理论在商学院里仍然被视奉为神旨,巴菲特讽刺道,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学生和投资专业人士轻信市场是不可控的,他们甚至都不用去试试,这对于我们和其他追随格雷厄姆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帮助。实际上,我们或许应该捐助些椅子确保有效市场永远教授下去。而在投资实践中,巴菲特以及步其后尘的聪明券商,在过去几十年就以骄人的业绩打败了市场。

所谓集中投资,就是指我们在投资时,应该在对企业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少数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我们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都要坚持持股,稳中取胜。中国有句古话“养儿不在多,一个当十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分散了精力反而会事倍功半。少就是多!只要我们有长期投资的眼光,我们能胜券在握,集中投资的风险仅仅在于是否能够保持对企业真实状况的信念,而不必去关心股市每天涨跌的情况。

在投资的时候,分散了资金实际上也就分散了利润获取的渠道。但是,它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有充分了解,把股票看成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不必为股价波动惊慌,耐心持有。当然,多长时间为理想的持股期间并无定律,但有一条经验准则可供参考,就是将资金周转率定在10%~20%之间。10%的周转率意味着需要持股10年,20%的周转率意味着持股5年。此外,永远不要举债进行集中投资,更不要使用违规资金,因为银行提前偿还部分欠款的通知,或者有关金融当局的清查,将可能对一个良好的证券投资组合造成毁灭性打击。

真正的集中投资者也不要盲目崇拜明星般时髦的基金经理,中国的基金经理在一个位置上很少有超过五年的,如果他们采用非传统的途径取得成功便可获得大笔的奖金,但如果不幸失败就得走人。所以,他们要么只是一些短线的投机客,在大牛市中捞足一把就够吃一辈子,君不见,在2006年中收入过亿的基金经理也不再成为新闻人物了。要么,他们会设法从事传统的分散化投资,按照机构投资者的原则将市场平均收益视为投资安全线,因而他们绝大部分都缺乏动机做出聪明的决定。如果我们把基金经理也当成真正的投资人,那无异于把追求一夜情当成浪漫。

有道是“艺高人胆大”,巴菲特喜欢并且敢于下大赌注,集中投资那些业务结构简单、增长稳定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那些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在巴菲特的整个投资生涯中,购买过上百种股票,而最终使其获得巨大成功的实际上不到十家。证券分析师富勒评论说:“集中持股完全符合巴菲特过去宣称的理念,即不要换来换去,即便要换,也要换优质股。”当然,采取这一策略需要足够的勇气。投资者必须坚信自己的投资组合能战胜大市。在优秀的投资者手中,该策略会很有效。巴菲特曾说:“对你所做的每笔投资,你都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将你的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巴菲特的同事蒙格也说过类似的话:“从玩扑克牌中你就知道,当握有一手对你非常有利的牌时,你必须下大赌注。”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能够发现5到10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么分散投资就毫无意义,只会降低投资的收益率并增加风险。

巴菲特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消费品、媒体和能源等行业。在他1996年的投资组合中,8大重仓股占了其227亿总市值的87%,包括可口可乐、吉列(现为宝洁)、美国运通、富国银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迪斯尼、麦当劳和华盛顿邮报,这些股票都是在他大量买进后长期持有的。截至2006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总投资额为229.95亿美元,其总市值约615.33亿美元。巴菲特对富国银行投资额最大,达36.97亿美元;此外巴菲特重仓持有美国运通公司(12.6%)、穆迪公司(17.2%)、华盛顿邮报公司(18%)、可口可乐(8.6%)和白山保险公司(16%)的股票。虽然公开信息显示他仅仅投资了45只股票,但从投资比重看,他的投资策略更加激进。在2007年2季度,巴菲特继续增持美国银行、合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股票,以及消费品和医药行业的股票。其中,在美国合众银行的持股提高了59%,在富国银行的持股提高了11%。目前,巴菲特投资中比重最大的10只股票占了其全部仓位的90%,其中前6大股票的份额又占了71.6%,前4大股票的占比合计60.5%(可口可乐17.9%、美国运通17.1%、富国银行13.5%、宝洁12.0%)。假如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是一个长期的封闭基金的话,它已经相当于10个规模为165亿的基金,一般来说一个规模165亿美元的基金其组合也至少有50~60只(平均的会有上百只股),那巴菲特的组合数目也至少有500只以上。相对区区的39只股票(一些太小的投资没有列出,应该有60多只),巴菲特的投资集中度是十分高的,平均每只股票的价值约有40亿美元。

消费品行业是巴菲特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这包括可口可乐和宝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新总裁罗伯特·乔伊斯塔走马上任,他非常注重可口可乐的价值创造、品牌强化和长远发展,一直很强调销售量的增长。巴菲特对此很欣赏,他于1988年投资13亿美元买进可口可乐6.3%的股份。由于可口可乐的营业额从10多年前的4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其价值总额也在1996年末增加到1310亿美元,其总价值和价值创造能力在《财富》杂志排名第一。到2003年,巴菲特在可口可乐股票上已经盈利88亿美元,增值达到6.8倍,其股价比购入价最多上涨30倍,目前占巴菲特投资组合的份额最大,约18%。2006年4月,巴菲特辞去担任17年之久的可口可乐董事职务,但仍然保留2亿股可口可乐股票,占该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23.8亿股的8.4%。

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也是巴菲特投资非常集中的领域,包括富国银行和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富国银行成立于1852年,在20世纪经过一系列收购后已经颇具规模,巴菲特欣赏它的管理体系和良好的信誉,从1989年开始少量买进该股票。在经济萧条和银行危机时,巴菲特顶住了卖空的压力,在1990年和1992年两次以约3.7倍的市盈率大举买进。在随后10年中,富国银行不断并购加州的一些大中银行和企业,并成为美国西部最强的银行之一。在此期间,巴菲特也继续增持,到2002年他已经拥有该银行5500万股,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后来购买态势稳步上升到7300万股。截至2007年6月底,富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房屋贷款银行,而巴菲特对此投资已达36.97亿美元。尽管受到次级债券引发的金融动荡的影响,巴菲特还是计划再增持富国银行11%的股权。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是1970年由美国国会特许、政府赞助成立的,1988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控股企业购买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4%的流通股。1991年巴菲特增加该股的持有数量。到1992年,巴菲特的持股已占该企业9%,在此期间该股股价也上升了182%。目前,它已是美国两大住宅贷款抵押公司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