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史其实很好玩》(11)

历史其实很好玩 作者:朱新月


 

连载29:“二战”中的“假邮票战”

1941年底,苏联红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彻底破灭了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此时,党卫军头领希姆莱向希特勒建议,用特种战的方式应对盟国。于是,一场颇具趣味性的“邮票战”拉开了序幕。

首先,纳粹德国从盟军的俘虏中,挑选了一些具有邮票鉴赏经验和制造技术的专家,而后,组建成一家专门制作假邮票的工厂,地点定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内。一个月的时间,纳粹德国便仿制了500多万张英、法、美、苏等国的邮票。

从外观和色彩上看,这些假邮票和各国邮票极为相似,只是部分图案稍稍有所改动。比如,在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乔治五世国王登基纪念邮票上,德国人把乔治五世的头像改换成斯大林的头像,以此显示苏俄对英国的控制,破坏英国政府的威信。同样,他们在制作苏联假邮票时,又把斯大林的头像换成党卫军手持冲锋枪站在列宁格勒城上。一时间,德国的假邮票在欧洲迅速流行开来,以至于盟国各大城市的邮递员一打开信箱,40%的信件用的都是假邮票。

面对纳粹德国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英、美、苏等国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情报部门大量搜集这些假邮票,并通过仿制和散发扰乱敌人的军心。

1944年底,一枚纪念希特勒上台10周年的邮票在德国发行,票面上印着一名冲锋队队员。为此,英国情报部门和邮政部门专门仿制了一枚同样的邮票,并把冲锋队员换成了当年暗杀希特勒未遂,后来被处死的德国陆军元帅维茨莱本,以此唤起德国人民对这位元帅的怀念,号召有良知的人团结起来,推翻希特勒政权。

果然,这枚邮票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德国人民把原本为希特勒上台10周年举行的庆祝活动,变成了追念维茨莱本元帅的活动。

此外,英国人还把德国发行的带有希特勒头像的邮票全部换成党卫军头子希姆莱的头像,目的是给人们制造一种希姆莱取代希特勒的印象。

这些邮票在德国流传开以后,引起了希特勒对希姆莱的怀疑,希姆莱有口难辩。为此,美国的战略情报局也特制了一种邮票,把希特勒的头像换成了骷髅,上面的德文“Deutsches Reich”(德意志帝国)也换成了只有一字之差的“Futsches Reich”(毁灭的帝国)。

一时间,小小的邮票变成了一种“特殊兵器”。“二战”结束后,这些富有特殊意义的假邮票,仍然有一部分流传到民间。

几十年后,这些邮票成为了全球各地邮票市场上的珍品。美国战略情报局战时赶制的假邮票,单价最高达175美元。

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许多参战老兵拿出手中珍藏的假邮票,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那段曾给人类文明带来空前灾难的悲壮历史!

【史话趣谈】

邮票,就像一个富有意味的历史符号,记录下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往事,给人的精神以鼓舞和感召。把邮票作为战争的“软武器”,就像和对方玩心理战术一样,意在从意念上击垮对方,给其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其力量丝毫不亚于一枚真正的“原子弹”。

连载30:王府井大街与莫理循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名不虚传的商业大街,但是这条著名的商业街曾以“莫理循大街”而闻名。1949年之前,王府井大街南口的墙上,镶嵌着“Morrison Street—莫理循大街”的英文路牌。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莫理循先生曾在这里生活与工作过。

莫理循,其全名为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1862年生于澳大利亚,他先后在中国生活了20年,对中国的政局和远东局势非常了解。他不仅向世界宣传中国,而且也通过他和袁世凯的特殊关系影响着中国的政局。

1897年,莫理循被英国的《泰晤士报》聘为驻中国记者,他到达北京后,便开始了记者生涯。他总是第一时间把有关中国的独家新闻报道于世,同时也极力向西方世界吹捧袁世凯。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莫理循应中国政府之聘,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

莫理循在北京生活与工作期间,居住在王府井大街中段路西,也就是现在的王府井百货大楼附近。他平时喜欢收藏图书,他的寓所里专门建有一座图书馆,收藏着有关中国和亚洲的各种图书、杂志、地图等文献,共计24000多册。这些图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莫理循文库”。此外,莫理循的图书馆里还建有当时先进的防火设施,据说,这是北京第一家建有防火设施的图书馆。1917年,莫理循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莫理循文库”出售给中国的学术团体或他认为的合适人选,首先供中国人使用。但事与愿违,这些图书最终被一位日本男爵以35000英镑的价格买下。日本男爵买下这些图书后,便把这些图书装船运往日本。后来,这位男爵将莫理循的收藏和自己收藏的图书合在一起,建起了“东洋文库”,后来这些图书文献又成为东京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时至今日,莫理循留下的图书文献仍是研究中国和东亚地区社会和历史的珍贵资料。

1919年2月,莫理循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技术顾问参加了“巴黎和会”,他在巴黎和会上尽心竭力地为中国代表团各位成员修改公文底稿,努力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很好地履行着他作为中国政府顾问的职责。1920年5月30日,莫理循因病在英国去世。

【史话趣谈】

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背后, 蕴藏着一位外国友人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默默所做的贡献。当我们徜徉其间,被炫目耀眼的商品所吸引时,是否也该放慢脚步,驻足凝神,向这些曾在这里激扬文字的先贤深施一礼。

连载31:古老的“千年不倒翁”

北宋末年,辽国屡屡进攻中原,宋朝将士拼死抵抗,宋真宗亲赴前线,鼓舞军心。一天,宋真宗在察看宋辽边界的地形时,看到辽国边境有一座雄伟高大的古塔,于是当即下诏,在与辽国木塔遥遥相对的北宋地界,修筑一座比辽国木塔更雄伟的高塔,以观察辽国的军情。于是,宋朝的能工巧匠日夜辛劳,终于筑造出了我国历史上工艺最高的木塔式223 建筑——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全塔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部是用纵横交错的主柱、木环、深架、斜撑与斗扶相互搭连,因此成为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堪称世界一绝。

木塔高67.13米,外观5层,加之每层又有暗层,实为9层,各层都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8根,木柱之间由斜撑、梁、枋、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塔顶呈八角攒尖式,每层塔檐下都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十分悦耳。二层以上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便可以到达塔顶。二层到五层分别设有四扇门,一色的木隔扇,光线充足,凭栏远眺,天色尽收眼底。塔内各层都塑有佛像,一层是6尊如来,二层是2位菩萨,三层塑4方佛,五层塑释迦坐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

木塔自建成后,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前来挂匾题联,其笔力遒劲,龙飞凤舞,为木塔增色不少。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率军北伐,途中经过应县木塔,亲笔题写了“峻极神功”四字;正德三年,明武宗朱厚照率军击败鞑靼小王子,而后登木塔宴请功臣,题“天下奇观”。更令人叫绝的是,经过了近10个世纪的岁月洗礼,木塔依然保持完好,虽经多次强烈地震与战乱,仍岿然不动。1921年,冯玉祥、阎锡山军阀混战,木塔中弹200余发,两根立柱折断,仍安然无恙。

应县木塔,巍峨壮观,但又不失其端庄秀丽,连同它传奇的经历,很好地显示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技艺的高超与其辉煌成就。

【史话趣谈】

应县木塔虽然是历史战争的产物,却彰显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抗敌的精神,支撑它千年不倒的,不仅是意志与风骨,更有华夏人民取之不竭的智慧和奇思。

连载32:厄瓜多尔的“黄金隧道”

在厄瓜多尔共和国境内的摩洛拿圣地亚哥省,有一条延绵于厄瓜多尔和秘鲁地底,长数百千米的神秘隧道。考古学家法兰士经过考察推断,这个隧道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

隧道里有一个面积巨大的厅堂,约20 100平方米,厅堂的中央是一张桌子,桌子的右边放有7把椅子。椅子的材质很特别,既不是用石 头、木材做的,也不是用金属做的,但却坚硬而厚重,摸上去有橡胶的感觉。在7把椅子后面,摆放着许多动物的模型,有蜥蜴、象、鳄鱼、狮子、豹、猴子、狼、野牛、蜗牛和螃蟹。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模型都是纯金的。在桌子的左边,摆放着许多金属牌匾及金属箔,金属箔很轻薄,像一本对开本的书籍一样,一页连着一页。每块金属箔上都井井有条地排满了文字,俨然一座“金属图书馆”。

大厅里还有一些奇怪的石刻,其中,有六角形身躯的人,右手握着一个半月,左手拿着太阳,双脚站在地球仪上。据说,这石刻是在公元前9000~前4000年做成的,说明那时候的人已经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此外,还有一块刻着动物的石刻,高29.2厘米,宽50.32厘米,像是一条恐龙在地上爬行。

至今为止,人们仍然无法确定这条神秘的隧道究竟是谁建造的。而隧道里面存放的那些无从稽考的壁画、牌匾、黄金制品和雕刻品,更令人匪夷所思,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史话趣谈】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给后人留下无数难解的谜团,究竟是天工造化,还是人为修饰,人们无法一言定论。但是,这些神秘的文化宝藏至少向我们透露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触摸到了文明的脉搏、文化的端倪。

连载33:理发业起源于汉代

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沿袭着留发的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便是头发也不能随意剃除,否则就是不肖子孙。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正体现了古人对头发的重视。

古时候,只有犯法的人,才会被剃去头发和胡须。当时,剃去头发被称为“髡刑”,剃去胡须被称为“耐刑”,相比而言,剔去头发要比剔去胡须严重许多。秦汉时,这两种刑法非常普遍。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行军的时候,严令士兵不许损坏田间的麦苗,不料他自己的战马闯入麦田,于是他“援剑割发以置地”,以此表示对自己的惩罚。

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最早出现于汉代。南北朝时期,理发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并且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贵族子弟们都削发剃面。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理发”一词也由此而产生。

清代,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顺治二年,朝廷下令剃发编辫,所有人都要效仿满族人的发式,剃去头发前边的一圈,后边梳一条长辫子。此时,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师手执铁夹,沿街招揽生意,给人理发。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处理方法不同,所以对理发行业的称呼也不同,比如,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清顺治年间,我国第一家理发店在奉天府正式建立。当时,理发店的设备比较简陋,技术也很低,来理发的都是男人。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客居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自己开办理发店。随着“五四”运动进步风潮的影响,理发业空前繁盛了起来,许多思想进步的女子也加入了剪发的风潮中。

【史话趣谈】

中国理发业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思想开放、进步的历程。多少长辫垂肩的前清遗老,徘徊在旧礼教与新思潮的边缘,拖着的是禁锢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枷锁,剪掉的是束缚国人千百年的旧体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