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诡辩,他就问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却没法给他一个让他完全信服的答案,于是大家建议他去请教大哲学家阿格里帕。当年轻人问阿格里帕这个问题之后,阿格里帕想了想,问道:“如果我买了两个苹果来吃,一个非常干净,一个却非常脏。假如我想吃了,那你说我洗这两个苹果的时候,应该先去洗哪个呢?”
“当然是脏的了。”年轻人答道。
“不对,是干净的。因为干净的苹果不管吃还是不吃都是爱干净的,而脏的苹果根本不怕脏,不管放到哪都是脏的。”阿格里帕又说,“那么,你再想,到底我先洗了哪个苹果呢?”
“您洗了干净的苹果。”年轻人回答。
“又不对,是那个脏的苹果。因为干净的苹果已经没必要再洗了,而脏的苹果却需要。人们总会按照自己的所需去做事,不是吗?”阿格里帕笑道,“这么看来,我一定是先洗了干净的苹果是吗?”
“对,您先洗了干净的苹果。”年轻人这回敢肯定了。
“还是不对。”阿格里帕眨眨眼睛,“干净的苹果不用洗就能吃啊,可是脏的苹果却有洗的必要,所以两个苹果都得洗。这么说,到最后两个苹果我都要洗,对不对?”
“应该对吧。”年轻人再也不敢肯定了。
“呵呵,你又错了。”阿格里帕说,“因为干净的苹果不需要洗就能吃,而脏的苹果必须洗后才能吃。”
“可是,可是……”年轻人听了阿格里帕的话后感到迷糊了。
“孩子,这就是诡辩,每个答案都有理,但结果就是不一样。”阿格里帕解释说。
豁然小悟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阿格里帕认为,只有在和判断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中,一个对象才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一切可感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它们都相对于有感觉的主体。一切可知对象也是相对的,与思想着的人相关。阿格里帕的论证更有普遍性和抽象性,他不仅暴露出绝对主义形态各派哲学的一些弊病,而且涉及了思维本身的一些问题。认为每个被理解的事物都显得要么是通过其自身被理解,要么是通过其他事物被理解。
正如阿格里帕所言,我们在寻求解决问题之路的时候,要知道解决问题的道路是相对的,每个不同的情况对应一种或几种道路,而每个时期和阶段所对应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用相对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苦苦寻找却寻找不到解决之道的情况。
实际上,突破人们的常规思维,从需要、习惯等角度去看待和回答问题,很多问题都会出现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只走眼前看到的路,要多想想,墨守成规只会让我们离突破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