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进“商大”(1)

王明传 作者:戴茂林


1924年夏,王明由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简称“商大”。

“商大”创办于1920年,位于武昌三道街,是在原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汉大学就是由商科大学、中华大学和高师等校联合而成立的。“商大”是国立大学,实行公费制,设有财经系、商业系、会计系、经济学系等专业。它除开设许多财经方面的专业课外,还开设英、日、法等外语课。学校学制五年,其中预科一年,本科四年。

王明考入“商大”后,先进预科学习,住在商大学生宿舍一栋寝室。和他同班的有远房弟弟陈一新(陈绍燧)、老乡程兆溟,以及梁仲民、詹禹生、陈楫生、胡佩禹等人。

王明之所以报考商大,由“农”转“商”,也可能受其父亲做过小生意的影响。不过,商大是国立学校,实行公费就读,这恐怕是吸引家境贫穷的王明前来就读的主要原因。

入学前,虽然父母亲都支持王明到武汉上大学,但怎奈家境贫寒,无力为其凑足路费和上学的经费,只得向别人借钱。王明不仅在金家寨向亲朋好友借,还跑到15里外的袁家岭向友人借。他东借西凑,仍是不足,最后还是母亲喻幼华把半生零星积攒的七块大洋全部拿出来,才勉强凑够。

王明为此曾挥泪写下了题为《七块大洋》的诗篇,抒发了对慈母的感激之情:

枕边摸索七元洋,慈母交儿泪两行;

知道此钱升学少,半生辛苦积私房。

据王明妹妹王营回忆说:

“在六安县高中快毕业时,父母问他毕业后的打算,他说他还要去考大学。当时读大学非常困难,对穷家孩子尤其如此。后来考大学时,绍禹的成绩在六安县又居第一,被武汉大学录取。上大学后,家里的负担减轻些,因为他考得好,学校给了奖学金,享受公费待遇,家里就不用寄伙食费了。”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全国著名的大城市。它工业发达、商店林立、学校众多、交通方便,是我国中部水陆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从闭塞的皖西山区小镇走出来的王明,来到繁华的武汉,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奇。闻名华夏的黄鹤楼吸引着他,到武汉后不久,他就急不可待的前往参观,并赋七绝诗一首,题为《风雨登黄鹤楼》:

乘鹤去乎余鹤楼?今人疑也昔人愁。

三城暗而两山隐,风雨歌兮江汉流。

王明在学习之余,在武汉籍同学带领下,还游览了武汉三镇的市容。11月,他去参观了大智门火车站,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火车,兴奋之余,写了一首题为《偕友访大智门车站述同感》的七律诗:

工人开动火车头,地动天惊震九州。

南北东西成一体,农工商学尽同仇。

推翻军阀为民主,打倒帝强好自由。

我辈青年无量勇,献生革命变全球。

商大成立时的校长是湖北省议会议长屈培兰。这位说话结结巴巴的校长是军阀政府的代言人,但由于商大在湖北省的名望,一批进步教师,如李汉俊、危浩生等还是来到商大任教。他们在传播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对学生们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明虽然在“商大”只学习了一年左右,但这一年却是王明思想转变的重要阶段,使他由一位专心读书的年轻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明的思想转变,可以从他在商大期间发表的文章中窥见。

1925年5月,王明在“商大”撰写和发表了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在王明一生发表的二百多篇文章中,除了《皖光》上的三篇外,可以称得上是他最早公开发表政治见解的处女作。

1925年4月29日晚 10时,王明在“商大”学生宿舍里抱病写完了《革新运动中所得之经验》一文,接着又写出了《三种不同的面目》与《革新运动后之最近简单希望》两文。这三篇文章均于1925年5月10日刊登在《商大周刊》第3卷第5期上。同年5月27日,王明又在寝室里写完了《社会、社会学、社会科学、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底浅释》一文,并于1925年12月发表在“商大”的《社会科学研究》第一集上。

这四篇文章中的前三篇,主要谈“商大”革新运动问题,后一篇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几个界限,反映了王明对“商大”革新运动的基本态度和他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所谓“商大”革新运动,主要是驱逐军阀政府代言人屈培兰事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