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寻找隐蔽的中国民居(9)

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 作者:(美)那仲良


东南沿海的风具有持续不断,变化不大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建房地点时,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十分关键。在建造民居时,可以修建一条管道,使盛行风直接和间接穿过一座复合住宅。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要考虑通风口的位置,还要利用房屋内由微小的温差造成的不同压力和因此产生的抽运效应。房顶的气窗,开在山形墙高处的通风口,棂格窗,以及精心考虑的门的位置——其中一些设计独具匠心,使门能够打开但安全可靠——所有这些设计都促进了住宅的彻底通风,使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使潮湿的空气流动,从而帮助降低湿度(图 3.26)(图略)。环境意识还包括整个村庄位置的选择,民居聚集在一起产生的隔热保温性,采用表面有反射性的材料抵挡强烈的阳光,白天长时间的日照,大量的降水以及高温湿热气候。(图3.27)(图略)家的舒适感环境意识不一定带来舒适感。住宅舒适与否主要是和个人感觉有关。舒适的特点有的可以衡量,有的则不能衡量。毫无疑问,任何住宅一旦提升到“家”的高度,就不仅仅是一个躲避反复无常的天气和气候限制的庇护所了。在维托尔德?雷布金斯基(Witold Rybczynski 1986)看来,家的舒适感是多层次的,难以捉摸的,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除了方便舒适外,还包括与私密性和亲密性有关的问题。舒适感有时是精心设计的结果,而有时是在建筑师尝试着改进光线和通风设施,或者是减少冷、热和湿度时,不经意地提高了房屋的舒适度。中国和世界各地一样,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房屋的舒适度,在这期间有过各种各样的进步。 而且,不容否认的是,人们以前大多数时候不得不忍受的物质条件,在今天变得完全不能容忍。

在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一些参观过中国住宅——甚至是富人的住宅——的西方游客,对中国家庭的舒适度评价很低。他们说中国的民居不论在哪儿,在什么时候,屋内的光线都很微弱,甚至十分昏暗,不是阴冷潮湿,就是潮湿闷热,毫不考虑其他的“舒适”因素。在短期游客的著作中,甚至是那些已经入乡随俗的人的著作中,描述的都是肮脏的厨房,恶臭的厕所,褪色的墙壁,混乱的过道,不舒适的家具,破烂不堪的室内陈设和糟糕的维修保养。以明恩溥(Arthur H. Smith) 为例,他在中国做过二十多年的传教士,他在著作中描述道,中国人明显“不关心舒适和方便”,“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住宅……始终像一本不好使的分类辞典”(“ChineseCharacteristics”1894,125,133);他悲叹中国人“并不关心他们房屋周围的树荫”;“到了晚上,屋子里几乎总是一片昏暗”;家具“笨重难看,坐着也不舒服”;潮湿的地面“对健康极为有害”;“纸糊的窗户禁不住风吹雨打、烈日暴晒,挡不住灰尘”;而且“屋内(厨房)经常充斥了蒸汽和烟雾,到了阻碍视线和令人憋气的程度”;他总结说:“难怪有位道台(地方官)到了国外评论说,美国犯人的住处都比他的衙门(住处和办公合二为一的地点)舒服。”(1894,130-134)爱德华?S.莫尔斯 (Edward Sylvester Morse)曾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中国,他在为《美国建筑》杂志所写的文章中,重申了别人的评论,还强调说“(中国的)尘土让人害怕,那不是普通的、干净的灰尘,而是看起来能致病的灰尘”(1902,54)。同时,莫尔斯承认,一些西方人对日本建筑提出了同样尖刻的批评,他本人对日本的民居评价很好,认为日本的民居要优于德国和英国的住宅,他发现,美国的维多利亚式住宅“需要进行本地改造”(1902,xxiv)。莫尔斯认为,虽然传统的日本民居第一眼看起来“不够牢固”,但是民居内部有“令人惊奇的设计”,而且每一个设计“都与其用途极为相符”(1885,12)。不过,在以下的叙述中,他对中国民居的贬低还是有所缓和:“为了防止对中国人有失公允,我必须承认,我刚从在日本回来,在日本,人们总是要在进屋前脱鞋,地板和垫子也要反复地打扫,屋内的木制品和阳台的地面要经常用湿抹布擦拭,这与中国人的反差更为明显。 ”(1885,54)莫尔斯的评论,虽然过于主观独断,但中国落后的观念却深深地根植于美国公众的思想里。不幸的是,当帝王制度在二十世纪解体时,他没有反思西方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方式的一致贬低,也没有探究在普通的中国住宅中都很明显的环境意识要素。莫尔斯没有把清朝衰落造成的地方性贫困当作中国历史的一小段时期来看待,因此,他完全忽略了更广阔的时期,例如在唐朝,宋朝或明朝,大量的中国住宅在舒适度和质量方面无疑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民居。莫尔斯只在上海和广州及周围地区对民居进行了短暂的考察,因此,他没有机会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研究。

其他几个提到过中国人“不关心舒适度”的作者,提出了更开明的观点。艾米利·巴德(Emile Bard)曾在中国旅居四年,他说:“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一直试图避免某些作者对于这个国家所持的一些言过其实的乐观想法——主要是指旅行者和传教士——但我也一直十分谨慎,在提到天朝(指封建时代的中国)及其居民时,不至于陷入到欧洲人常有的故意贬低的态度中。 ”(1906,26)他接着说:“一个民族无须过得舒适也能够成为文明的民族”。他说:“从现代意义上来讲,如今参观过凡尔赛宫的人都不会认为它是个舒适的住所。 ”(1906,26)但是他又继续说:“当地人的房子直接建在地上,没有地窖,屋里又冷又湿。房门总是开开关关,无法抵御冬天的严寒。窗户上贴着纸,既不能抵挡寒冷、风雨、炎热,也不能抵挡尘土……房里一个通风口都没有,人们从未考虑过为空气流通设计些通风口。夏天,要想待在中国人的屋子里简直是不可能的。”(1906,31)另一方面,一些惯于旅行的人如杜赫德(Du Halde)、戴维斯(John FrancisDavis)、杜克(Edwin Joshua Dukes)和伊莎贝拉?贝德 (Isabella Bird)提出了更多积极的观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前三位)来中国旅行的时间较早,曾到过比拥挤的沿海村庄和城镇更繁荣的内陆地区,而且除了参观穷人的住宅外,他们还参观过富人的大房子。虽然他们对吐痰和“迷信”深恶痛绝,但是他们倾向于强调房屋的优点而非舒适性。在欧洲人大体上对中国持肯定和开明的态度时,杜赫德写道:中国人喜欢房子里干净整洁,但是他们没有什么豪华的住宅;他们的建筑一点也不优美,除了皇帝的宫殿,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塔楼、牌楼、大城市的城门和围墙、码头、堤道、桥和塔外,他们没有任何正式的建筑……平民的房子都很普通,因为他们除了房子的实用性其他的都不考虑……如果和其他房子相比,贵族和富人的房子实在不值一提 ; 把它们称为宫殿简直是对这个词的侮辱,他们不过是一层的房子,除了比普通房子高出一截外,什么也不是;房顶很干净,房屋外边有几样装饰;大量的庭院和房间,为仆人们提供了住所,也弥补了房屋的简陋(1741,144,146)。

图3.25a-d(图略)

a. (图略)在浙江省莫干山地区,这些房屋坐落在一座陡峭的小山朝南的山坡上,与稻田毗邻。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87年。

b. (图略)安徽省的这座村庄坐落于一条河流旁边,河流不仅提供了干净的水源,而且能够调节气候。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87年。

c. (图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们在稻田里建起了新砖房。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85年。

d. (图略)在四川省广安县,这座核形的小村庄被竹林围绕。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94年。

图3.26 a-b(图略)

a. (图略)在这个小庭院周围有一个走廊,属于室内和室外之间的过渡区域。即使在雨天,人们也可以在这个长条形的空间活动。那仲良摄于1988年。

b. (图略)在四川省阆中市的一座民居里,空气和光线能够透过设计精致的格窗进入里面的房屋中。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94年。

图3.27(图略)在江西省婺源县,住宅紧凑地排列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被刷成白色的墙壁能够反射阳光,有助于减少房屋周围热量的聚集。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99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