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什么是产后宫缩痛
大部分的新妈妈在产后会有子宫收缩疼痛的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产后痛”。产后痛是由产后子宫强直性收缩,子宫本身相对缺血、缺氧所致,通常会持续2~3天。
产后子宫收缩的目的在于帮助子宫止血,并将子宫内残余的血块排出,促进子宫的恢复。通常情况下,初产妇由于子宫肌肉较为有力,能够持续收缩,故产后痛的感觉较不明显。而经产妇(第二胎以上)的子宫,由于子宫肌肉的力量较差,无法持续性收缩,必须间歇性地用力收缩,所以疼痛的感觉会较明显。而多胞胎或是羊水过多的新妈妈,由于肌肉较松弛,子宫不能持续收缩,也会有较明显的疼痛。
通常在新妈妈生产之后,医生会开出帮助子宫收缩的药物,有些新妈妈对于子宫收缩药的反应较强烈,会在用药后感到强烈的子宫收缩痛。
另外,哺喂母乳的新妈妈,由于宝宝在吸吮的时候会刺激妈妈的脑下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引起子宫收缩,故疼痛也会较厉害。
如果产后疼痛很强烈,引起身体不适或焦虑,甚至失眠,则可以尝试采取下列方式改善:告知医生,视情况停止使用子宫收缩药;请医生开镇静止痛药物;下床活动,帮助子宫排空;采取俯卧姿势,可能会减轻疼痛;同时要避免吃刺激性或是冰冷的食物。
5.产后及时下地活动好处多多
早期下床活动,能促进机体各种功能的恢复。
生命在于运动,及早下床活动,可以使新妈妈的体力和精神得到较快恢复,而且随着活动量的加大,可增强胃肠道的功能,新妈妈的食欲增强了,肠道的蠕动也加快了。
早期下床活动,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使新妈妈大小便通畅。更重要的是,乳汁的分泌更加旺盛了,还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便秘、尿潴留和肠粘连的发生,这一点,对剖宫产的新妈妈尤其重要。
及早下地活动,可以改善产后出现的血流缓慢现象,促进心搏、加速血流,还有利于子宫复旧和恶露的排出。
新妈妈及早进行活动,可以加强腹壁肌肉的收缩力,有利于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使分娩后腹壁松弛的情况得到及时改善,有助于新妈妈体形的尽快恢复,防止发生肥胖。
此外,还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特别是剖宫产分娩者及患某些心脏病的新妈妈。
总之,产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新妈妈身心的康复。
温馨提示
新妈妈在分娩之后,体内的凝血因子会增加,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和恢复,同时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新妈妈总是躺着不动,容易因血流缓慢而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造成下肢坏死和盆腔供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