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2011,清华大学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一百年中,有多少传奇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有多少传奇的人物在这里登场。曾几何时,在那个国家积弱、民族多难的时代,“清华学堂”蒙着“国耻”的面纱呈现于世人面前。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摇身一变,成为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知名学府。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合为“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自我,弘扬学术,培育了众多才学卓异、爱民忧国的俊才。上世纪50年代初,清华大学进行了院校调整,从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工学院。上世纪90年代,清华在学科设置上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模式,一时间,举国兴教,清华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引得学者聚集其下。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百年老校的荣辱沉浮、风云传奇,离不开那些曾经在这里谈经论道、羽扇纶巾的先贤大师。他们或寒窗数载,学成于清华;或耕耘杏坛,授业于清华。他们中有人献身科技,毕生探求救国之路;有人纵横文史,为后人留下一段绚烂的文化记忆……无论如何,他们的学术,高山仰止,前无古人;他们的生命,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镌刻在百年清华的历史丰碑上。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我们有责任将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往事一一悉数,追寻着大师们走过的足迹,续写百年风尚,再创名校辉煌。
本书横跨晚清、民国、现代三个历史时期,汇集了清华知名学子、教授、校友,从国学宗师、文坛翘楚、史哲泰斗到军政名流、科学巨匠、杏林大师……术业分门别类,名目林林总总,从历史的某一个侧面入手,避开严肃、刻板的理论说教,以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奇谈掌故,再现了清华大师学术生涯之外真实、鲜活的人生。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一事一例,引人捧腹。相信本书的出版定会为百年清华平添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