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钱学森:“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1)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大师生平

钱学森(1911~2009年),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幼年时随同父亲来到北京。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1956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1961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作主要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

书香熏陶小“神童”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钱均夫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博学多才,恭谦自守,为钱学森营造了一个宁静求实的家庭氛围。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计算能力和记忆力超乎寻常,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钱学森在数学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大半来自母亲的遗传。

幼年的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也很强。在他3岁时,已经能熟练地背诵一百多首唐诗、宋词,以及早期一些启蒙读物,同时还能心算加、减、乘、除。在周围邻里的眼里,钱学森是个货真价实的神童。有了良好的文化功底,钱学森在5岁的时候便能读懂《水浒传》。一天,他对父亲说:“《水浒传》里的英雄都是天上下凡的星星,那么是不是做大事的人都是天上星星下凡啊?”父亲想了想说:“那些英雄和大人物都是普通的人,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英雄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决心和毅力。你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做英雄。”

6岁那年,父亲将钱学森送到了北师大附小。那个时候,男孩子都喜欢玩一种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钱学森的飞镖总是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观察,原来钱学森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飞起来空气阻力很小,再加上投扔时,钱学森又会巧妙地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投得远投得准。钱学森的聪明才智,不仅让同学们佩服,就连老师也惊叹不已。

每年的春秋季节,父亲都会带钱学森去风景优美的郊区游玩,培养他对大自然的感情。有一年,钱学森因病休学在家,父母经常带他去西湖游玩。其间,父亲专门为钱学森聘请了当地的一位画家,教他学习中国画。在短短的几天之内,钱学森就熟练掌握了中国画的基本技巧,作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兴奋地说:“在运笔作画的时候,那些景物都融会在我的心里。”

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毕业之后,钱学森升入北京师范附属中学。钱学森晚年时回忆:“当时在旧中国办学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当时的校长,是林砺儒先生,他把师大附中办成了第一流的学校。我至今仍十分怀念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我在那里受到的良好教育,是我终生难忘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