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1)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沃伦·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的奥马哈市,1935年,5岁的他通过推销口香糖、小食品,赚取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5美分。1941年,他开始买股票,并一举盈利。后来,在求学的过程中,他拜师于著名的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老师的指点下,巴菲特如鱼得水,在学习了老师教授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投资诀窍后,巴菲特很快就风生水起了。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所有。6年后,巴菲特的个人资金就有了2500万美元,此后几年,巴菲特有如神助,相继收购几个大公司的股票,并个个盈利,至1995年,巴菲特在大都市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中盈利亿美元,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向媒体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

立志赚钱,少年时便有商业头脑

11岁时,巴菲特就在他父亲担任经纪人的公司开户。之后,这个少年第一次进行股票投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一种公用事业股票—市政服务公司优先股。不久,这每支股票的价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将股票抛出。除去1美元的佣金,沃伦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获得了5美元的纯利润。首次投资虽然赚得不多,但却给他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1943年,巴菲特的父亲当选为国会议员,于是全家迁到了华盛顿。在华盛顿,沃伦?巴菲特开始了新的生活。他是初中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常常是不修边幅,戴着眼镜,成绩很一般。他一改小时候做事谨慎的态度,总是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每天,他除到学校上课外,还找了份差事,为《华盛顿邮报》、《时代先驱报》送报纸。

这两份报是相互竞争的早报。沃伦?巴菲特刚开始送这两家报纸的区域线路都是一样的。不久,他拥有了5条送报线路。这年,才13岁的巴菲特,煞有介事地登记了自己的收入,提交了纳税清单,并拒绝父母为他代交税款。

霍华德·巴菲特发现儿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他告诉沃伦必须提高成绩水准,不然就不允许他去送报。这句话重重地给沃伦敲了一下警钟,他不但好好学习,并且把送报线路扩展了许多。

在送报的同时,沃伦·巴菲特还在公寓里卖杂志。其秘诀在于能在恰当的时机征询读者订阅报纸和杂志。巴菲特在回忆那时的情景时说:“某些顾客总是把他们的杂志放在楼梯口。你可以通过撕下地址签来通知他们订阅期满了。就这样,我就对每个人的订阅期限了如指掌。”

沃伦·巴菲特通过他精心制订的送报路线,每月能挣到175美元。巴菲特的母亲利拉说:“他的积攒是他的一切,你根本不敢去碰他装钱的那个抽屉,每一分钱都必须好好呆在那里。”

小时候,巴菲特几乎一心扑在书本上,而且记忆力惊人,几乎过目不忘。虽然他人小,但他读一些书却不是什么童话故事,而是一些赚钱之道,教人如何致富的窍门或方法,比如《赚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或者是《从十美元成为大富翁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巴菲特头脑中挣钱的点子也不断积累。他姐姐对他的评价更明显:“他从小脑子里就是赚钱的方法,而且他将来的志向就是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大富翁。”

沃伦·巴菲特和朋友丹尼常在一起玩弹子机(一种把小球打入插针木板上的凹洞里的游戏机)。玩着这种游戏机,沃伦·巴菲特想,它完全可以用来赚钱。于是和丹尼出钱购买了两台弹子机把它放在理发店里,租给老板,并和老板达成五五分成的协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