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我来中国不下50次”(1)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Alexander Meigs Haig),美国前国务卿。1924年12月2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毕业于西点军校。他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将军”,经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提携,先后辅佐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和罗纳德·里根三位总统。他曾经开玩笑地说:“我来中国不下50次”,这充分说明了黑格将军在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贡献。

黑格1980年12月至1982年6月在里根政府内担任国务卿。他还曾任总统尼克松和福特的高级顾问。离开政坛后,黑格曾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美国在线的董事之一。2010年1月28日,黑格入院治疗,此后一直处于病重状态。黑格的家人向媒体说,由于感染引起并发症,黑格于当地时间2010年2月20日早上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去世,享年85岁。

周恩来单独接见黑格

在尼克松政府任内,他是基辛格手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官员,参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1月3日,黑格率领先遣小组来到中国进行会见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为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进行技术安排。黑格明确地提出:尼克松访华期间,有大批记者会随行进行采访和报道,他们将通过通讯卫星播发电视图像、图片、电讯等报道这次历史性的时刻,到时候请中国政府给予方便。

与此同时,黑格受到周恩来单独接见。由于黑格对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都非常了解,将中国定位于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扩张战略的关键和同盟,认为与中国的某种形式的结盟是战略的必需,同时他急切希望继承历史,把卡特时期建立起来的美中两国的战略关系发展成一种“战略联系”。在受周恩来单独接见之后,他对周总理评价非常高:“在我此前的生活经历中,还没有感受过这样强大的人格力量的震撼。”

1981年1月,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为审议他的任命而举行的听证会上,黑格着重地强调中美关系的战略重要性:“从战略意义上说,在我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有一种一致性和共同利益,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我认为继续从尼克松时期开始、福特时期得到推进、卡特政府进一步推进了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也是我们在当今形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因此,黑格认为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合作事项来促进中美关系,他建议把中国的贸易地位从原来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同一类型加以改变,突出为“友好但非盟国”一类,前者被视为美国潜在的敌人,而后者则如南斯拉夫。这样的关系更加有利于向中国转让某些“先进”技术,包括军民两用技术,并允许中国通过商业途径向美国购买防御性武器。6月初,黑格的建议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中美关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邓小平接见黑格

里根入主白宫后,把对抗苏联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而当时的黑格原是一名职业军人,曾任北约盟军司令,属于主张对苏实行强硬路线的鹰派,所以里根选择了黑格作为国务卿。

1981年6月14日至16日,黑格访华,这是里根执政以来中美两国之间首次高层会晤。邓小平会见黑格时,着重谈了售台武器问题,态度非常明确和诚恳:“没有一个中国政府可以在台湾问题上犯错误,武器是尤其敏感的问题。如果美国走得太远,那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中美关系可能止步不前,甚至可能倒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